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制约,进一步提高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侦查案件作出立案、逮捕决定的质量,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结合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2024-02-12
根据修宪草案,第三十二条的修改内容包括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并在“自力更生,艰
2024-02-11
诽谤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即行为人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仍然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名誉权;客观方面是实施了捏造事
2024-02-11
恶意转移财产是指在法律生效后故意隐藏、转移、变卖或毁损财产,以使法院无法执行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
2024-02-09
我国法律规定,受理案件的机关工作人员要对举报者的信息进行保密,所以举报人是可以查到,但只能由办案机关的工作人员查询,并且办案机关有义务保障举报人的安全。(一)未经批准、授权处置问题线索,或者私自留存、处理涉案材料的;(三)违法窃取、泄露调查工作信息,或者
2024-02-08
遇到投诉时,处理投诉的相关负责人应当找到与投诉内容相关的业务部门,听取他们的意见,全面了解事实,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作出下一步处理方案。在处理恶意投诉时,应当注意收集两方面的证据:法律抗辩证据和恶意投诉证据。恶意投诉由于其具有破坏性,因此对待恶意投诉应
2024-02-0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最高立法机关。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决议和决定必须被遵守。然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没有宪法制
2024-02-06
“双规”的地点一般选择在城市郊区,交通方便,,环境清静的,吃住条件比较方便的招待所、宾馆、培训中心、军事基地等不一而且小旅店甚至具备上述条件的居民家中。“双规”安全组首先要求用房要以一层楼房为主,禁止在一楼以上接触案件当事人;在陪护室、办公室、谈话室
2024-02-06
三是行政相对人对自己所受到的损害有要求赔偿和补偿的权利。如行政许可法对操作期限做了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办结。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通过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履行监督责任。行政机关依法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
2024-02-05
言语攻击是一种违法行为,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寻求帮助。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实施言语攻击的行为人可能会被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
2024-02-05
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有权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或举报事故隐患或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本条规定了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有权利报告事故隐患和举报安全生产中的违法行为。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是安全生产的敌人。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
2024-02-05
宪法修改有两种方式: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全面修改是指以新法取代旧法,对宪法整体进行变动。一般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发生重大变化时采用。部分修改是在保持原宪法基本内容和结
2024-02-05
行政价值确定是行政主体对其本质的自我确定。行政主体是行政行为的发生者和行政关系的承担者,从事着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这种管理活动,即行政实践是把行政主体与其他社会人群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行政主体的自我调整、自我改革也是行政实践的基本内容,行政体制
2024-02-05
宪法修改是指根据宪法规定的特定程序,对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或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进行删除、增加、变更的活动。宪法修改对宪法的稳定性和政治连续性有消极影响,频繁修改甚至
2024-02-03
根据《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的规定,负责提供犯罪人员信息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准确地向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提供相关信息。如果不按规定提供信息,或者
2024-02-03
行政组织的多种表现形态。政治性行政组织实现政府职能,社会性行政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服务性行政组织服务于经济基础。整体性行政组织建立完整的权责分配体系,适应性行政组织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法制性行政组织依法行使权力,必须贯彻法制原则。
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政府通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公文,具有法律约束力。通告内容庄重严肃,发文机关多为高级行政机关或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公告通过新闻媒介传播,面向国内外公众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其制定机关受到一定限制,只
双规措施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的定位,以及其是否属于强制措施和是否违法宪法的问题。文中介绍了双规的起源和发展,指出双规最初出现在反腐斗争严重的特殊时期。同时,《监察法》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规定了双规措施的使用范围和法律依据,并解释
劳动保障信访中信访人应注意的事项及其法律责任。信访人需按照《信访条例》规定的方式提出信访事项,确保真实并负责任。在信访过程中,需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及其他公民权益,自觉维护信访秩序。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严重情况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