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复核与复议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复议指对已经作出了决定的事项做再一次的评议和讨论,确定原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以及是否符合事实。而复核强调的是对某一事项的决定作出进一步的讨论核实以提高决定的正确性。
2020-07-21
《行政复议法》第26条的规定,即:“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本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
2020-07-21
(二)专利申请人对申请日的确定有争议的;(七)专利权人对专利权终止不服的;(八)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因耽误有关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请求恢复权利而不予恢复的;(九)专利权人对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三)专利权人和无效宣告请求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就无效宣告请求所
2020-07-21
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行政诉讼法》修正案后,最高人民法院也发布了《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包括了“行政诉讼法第26条第2款规定的“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包括复议机关驳回复议申请或者复议请求的情形,但以复议申请不符合受理条件为由驳回的除外。”
2020-07-21
第十七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十八条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
2020-07-21
被申请人履行行政复议决定是一项法律义务,不论行政复议机关撤销、变更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维持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申请人都必须履行行政复议决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
2020-07-21
2005年2月,上级政府作出批复,批准征收包括张某4亩在内的某村100亩集体土地为建设用地。后因地上附着物补偿与县国土资源局未达成协议,遂以不服征地批复为由申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上级政府作出的批准征地行为。张某向行政复议机关撤回了不服征地批复的复议申请,案件
2020-07-21
2012年8月20日,该市人民政府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撤销了某县人民政府作出的行政决定,限某县人民政府在法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决定生效后,申请人多次到被申请人处要求履行,均被以各种理由拒绝。申请人遂以被申请人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为由,向邹城市
2020-07-21
7、申请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履行保护、使用权和探矿权、采矿权的法定职责而不履行的;
2020-07-21
行政复议的首要宗旨,应该是保护公民、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此,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等行政行为相比较,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司法行为。复议机关作为独立于争议双方之外的第三者,以准司法程序来审理特定的行政争议。既然同为行政司法程序,就牵
2020-07-21
自李某建猪栏之日起,乔某多次向某镇政府口头反映,要求镇政府依法查处李某的违法行为,保护其相邻权不受侵害。然而,某镇政府总是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拒绝对李某的行为作出处理。2002年7月22日,乔某以镇政府行政不作为为由向某市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要求行政复议机
2020-07-21
公民、法人一并提出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申请的,经过审查后,复议机关如果认为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应视下列不同情况分别予以处理:规范性文件是下级行政机关制定的,责令下级行政机关限期撤销或者修改,也可以由复议机关直接作出决定予以撤销;规范性文件是复议机关制定的
2020-07-21
如在治安、食品卫生、药品管理等行政处罚复议案件中,受处罚人不服行政处罚而申请复议,受害人可作为第三人;或受害人不服行政机关处理决定而申请复议,受处罚人可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第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
2020-05-25
也就是具体行政复议案件由哪个行政机关管辖,按照行政复议法规定,确定行政复议机关主要依据如下:。一是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比如,要对县公安局的决定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可以找县政府,也可以找上一级公安部门。四是对海
2020-05-25
1、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2020-05-25
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种类及其复议实践。行政复议第三人可分为多种情况,如行政处罚案件中的受害人或被处罚人、共向被处罚人、不服行政裁决或行政确权的复议案件中的一方当事人等。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复议决定限定的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的执行在
行政管理相对人在面对行政争议时的自由选择制度和复议前置制度。前者允许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但选定复议后不能再申请诉讼;后者则规定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提起诉讼,且需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行政复议程序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在收到申请后,县安监局需按规定时间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对于受理的申请,市安监局会将相关材料发送给被申请人,并开展书面审查或必要的调查。最终,县安监局会根据审查结果作出复议决定,并送达相关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