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间订立合同的一般方式是采用合同书等书面形式,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根据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签字和盖章是合同订立的必要步骤。然而,除非法律或行政法规要求必须签订合同书,否则当事人要求签订合同书应在合同成立之前提出。如果在承诺生效之后提出签订合同书的要求,对方当事人可以拒绝,因为合同已经成立,合同书只是作为合同成立的证明,合同并非从签字盖章时成立。
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当事人常常会提出签订确认书的要求。有时,在要约或承诺中提出签订确认书的要求,目的是将双方达成的协议书面化,作为合同文本或合同最后生效的确定文本。
如果要约人在要约中提出签订确认书的要求,这种要约只能看作是要约邀请,因为受要约人的承诺不能使合同成立,要约人也不受其要约的拘束。即使受要约人无保留地承诺,要约人仍有否决或更改的权利。
同样地,如果受要约人在承诺中提出签订确认书的要求,这一承诺也不能使合同成立,受要约人也不受其承诺的拘束。即使要约人完全同意其承诺,受要约人仍有否决或更改的权利。
因此,要约或承诺中提出确认书的要求不能被视为要约或承诺,而应视为对合同进行协商,以最后达成的确认书(实际上是合同书)来认定合同的成立和效力。
如果在合同成立后,当事人提出签订确认书的要求,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如果这种要求仅仅是将原先口头、信件、电报等形式订立的合同书面化、正规化,而不影响合同的成立,这种要求是合理的。但如果这种要求作为合同成立的条件,或者附有改变合同内容的实质性条件,就表明提出要求的当事人意图修改已经成立的合同或违约。因此,在合同成立后提出签订确认书的要求,除非仅仅是合同书面化和非实质性地补充合同,否则应按照合同的变更或违约来处理。
如果规定允许当事人在合同成立后提出签订确认书的要求,并且规定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方为成立,就等于说以前通过要约和承诺达成的合同是否生效是不确定的。这样的规定违反了合同成立的要约和承诺的基本制度,使合同法对要约和承诺的规定变得混乱,已经成立的合同处于不确定状态。对于守信用的当事人来说,他们无法获得一个稳定有效的合同,可能导致损失。而对于不守信用的当事人来说,他们可以利用提出签订确认书的要求来违反合同,违约责任也较轻。因此,如果我们笼统规定采用信件、数据电文订立合同的可以要求签订确认书,而不规定何时可以提出这一要求,不仅违背法理,还可能与国际社会产生冲突。
因此,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时,可以要求签订确认书,但必须在合同成立之前提出。在合同成立后,如果一方当事人提出签订确认书的要求,如果要求中包含添加或不同的条款,无论是否实质性地变更合同内容,对方当事人不表示同意,这些要求都不能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出口合同签字时的注意事项。首先,合同条款需体现我国对外政策,包括贯彻对外政策、注意装运口岸的写法、明确投保规定等。其次,合同条款内容需一致,包括成交条件与保险条款、交货港口等的一致性。此外,条款内容要明确,如明确交货目的港、合同交货期、包装条件等。同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通过电子数据的方式签订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网上订单是属于确认书,同意确认书的,合同就成立。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承诺生效时合
当事人就合同条款以书面形式达成协议并签字,即为合同成立。通过信件、电报、电传达成协议,一方当事人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方为合同成立。第八条 合同订明的附件是合同的组成部分。第一十条 采取欺诈或者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无效。第一十一条 当事人一方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股份制公司之间签订书面合同的,合同自股份制公司签字或者盖章时成立的,如果是电子合同的,签订确认书时成立。第三十三条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管辖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