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立的法律要件包括以下几点:
合同成立需要存在两个以上的缔约人,并且缔约主体必须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成立需要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在没有书面合同的情况下,证明对合同主要条款达成合意的证据是非常有限的。
从合同的缔约过程来看,当事人通常采取要约与承诺的方式订立合同。要约是指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一旦作出就要受到约束;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如果受要约人在要约有效期内做出承诺,合同即达成。因此,证明合同的成立可以从证明要约承诺的发出角度入手。要约和承诺可以通过书面通知、口头言辞或者行为等方式作出。
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或其他形式。合同成立的形式不受书面与否的影响。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但如果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并且对方接受,该合同仍然成立。此外,如果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并且对方接受,该合同也成立。
证明合同成立的证据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如果合同是以要约承诺方式订立的,可以提供证明要约和承诺生效的信函、数据电文(如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证据。如果合同是通过行为方式订立的,可以提供证明该行为被对方接受的证据。
如果合同是以书面形式订立的,由双方共同签章的合同书是最直接的证据。
如果当事人在订立合同前约定要签订确认书,确认书也可以作为证明合同成立的证据。
如果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合同成立,可以提供证明己方履行主要义务并且对方接受的证据,例如签署的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对账函、发票等凭证。
出口合同签字时的注意事项。首先,合同条款需体现我国对外政策,包括贯彻对外政策、注意装运口岸的写法、明确投保规定等。其次,合同条款内容需一致,包括成交条件与保险条款、交货港口等的一致性。此外,条款内容要明确,如明确交货目的港、合同交货期、包装条件等。同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订立合同的条件。发出要约的一方称为要约人,受领要约的一方称为受要约人。如果没有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受要约人难以做出承诺,即使做出了承诺,也会因为双方的这种合意不具备合同的的主要条款而使合同不能成立。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
采用合同书等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是我国企业间订立合同的一般方式。因为这一承诺并未使合同成立,受要约人也不受其承诺的拘束。即使要约人完全同意其承诺,受要约人仍有否决或者更改的权利。因此,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
《合同法》第二十五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第二十六条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关于“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的规定,人们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外,均可采用口头形式订立合同或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