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招聘中,有些单位认为签订了就业协议就可以不签劳动合同,或者以签订就业协议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这些行为都是不合法的。
三方协议是应届毕业生在求职阶段与拟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其效力仅限于取得毕业证之前。其目的是约束应届毕业生毕业后进入拟用人单位工作,并要求拟用人单位在毕业生毕业后与该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如果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则三方协议的效力自然解除。
正式劳动合同可以约定的违约条款仅限于涉及保密条款和设定服务期的合同,其他任何情形都不得为劳动者设定违约金。三方协议的违约条款仅针对应届毕业生毕业后未进入用人单位,在正式劳动合同签订后,该违约条款所需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因此违约条款不可能顺延至正式劳动合同中。
三方协议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过渡期间的产物,在法律上没有准确的规定。然而,在正式工作以后,可以参考《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劳动法律法规。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称“就业协议书”或者“三方协议”)是为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签定的协议。该协议书也是学校派遣毕业生的依据,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学校将根据协议书的内容开具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并转交学生档案。如果毕业生未签定就业协议书,学校将把其关系和档案转交回原籍。每位毕业生拥有唯一编号的协议书(一式三份),并进行编号管理。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三方协议即告终止。
因此,就业协议书不是劳动合同。毕业生报到后,应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约定试用期、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资待遇、休息休假等。如果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双倍工资,不能以签订了就业协议为由拒绝支付。
买卖合同与借款合同的成立问题。依据我国法律,买卖合同是否为假并不直接影响借款合同的成立。二者都是在合同双方签字或盖章时成立。同时,居间合同的成立则需满足合同主体资格、意思表示真实、合法性和社会公共利益等要件。
合同签订流程及管理办法,详细阐述了合同从起草到执行、审核、签署盖章、存档备案以及合同变更转让解除的完整流程。其中涉及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审核重点,强调了合同内容的规范性、合法性及风险防范,并指出了合同变更、转让及解除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以及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时间。对于需要批准或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未办理相关手续会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生效需满足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合同的生效
工程验收单盖合同专用章的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成立和效力与盖章有关。公章具有最高效力,可代表法人意志,用于公司对外事务。而合同专用章仅在签约范围内代表单位。因此,工程验收单应盖单位公章,而非合同专用章。在选择章别时,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