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招聘中,有些单位认为签订了就业协议就可以不签劳动合同,或者以签订就业协议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这些行为都是不合法的。
三方协议是应届毕业生在求职阶段与拟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其效力仅限于取得毕业证之前。其目的是约束应届毕业生毕业后进入拟用人单位工作,并要求拟用人单位在毕业生毕业后与该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如果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则三方协议的效力自然解除。
正式劳动合同可以约定的违约条款仅限于涉及保密条款和设定服务期的合同,其他任何情形都不得为劳动者设定违约金。三方协议的违约条款仅针对应届毕业生毕业后未进入用人单位,在正式劳动合同签订后,该违约条款所需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因此违约条款不可能顺延至正式劳动合同中。
三方协议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过渡期间的产物,在法律上没有准确的规定。然而,在正式工作以后,可以参考《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劳动法律法规。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称“就业协议书”或者“三方协议”)是为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签定的协议。该协议书也是学校派遣毕业生的依据,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学校将根据协议书的内容开具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并转交学生档案。如果毕业生未签定就业协议书,学校将把其关系和档案转交回原籍。每位毕业生拥有唯一编号的协议书(一式三份),并进行编号管理。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三方协议即告终止。
因此,就业协议书不是劳动合同。毕业生报到后,应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约定试用期、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资待遇、休息休假等。如果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双倍工资,不能以签订了就业协议为由拒绝支付。
出口合同签字时的注意事项。首先,合同条款需体现我国对外政策,包括贯彻对外政策、注意装运口岸的写法、明确投保规定等。其次,合同条款内容需一致,包括成交条件与保险条款、交货港口等的一致性。此外,条款内容要明确,如明确交货目的港、合同交货期、包装条件等。同
离职承诺书的法律效力问题,阐述了承诺书具备法律约束力的条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离职单位要求违约金时,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及员工的权益保障。若雇主违反相关法规,员工有权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获得赔偿金。
中介口头承诺支付介绍费但违约不给的情况和临时工劳务派遣公司未支付薪资的问题。面对中介违约,受害者应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收集相关证据,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临时工被欠薪,可以采取人民调解、仲裁申请、申请支付令等多种法律途径解决。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
就业协议书主体有三方,劳动合同的主体双方。如此大家应该知道,我们正式到社会上参加工作了以后必须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不是就业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