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宽带业务时,消费者拥有一个宽带接入账号和密码。如果消费者因保管不善导致账号和密码被盗用并造成损失,合同中规定由客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涉嫌免除运营商的协助义务。
根据《合同法》规定,用户在违约提前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然而,大多数电-信运营商将趸交款余额作为违约金,加重了消费者的违约责任,明显违反了公平交易原则。
在参与相关优惠活动期满后,运营商规定用户只能在修改后的资费方案和经营者提供的其他资费方案中作选择,未与消费者协商,涉嫌排除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合同中注明“因XXX因素造成的损失,一切后果由甲方(消费者)承担”,其中,“一切后果”语意含混,涉嫌随意加重消费者责任。
电-信行业作为中国通讯行业的三大巨头之一,具有难以撼动的支配、垄断地位,而普通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地位不对等为不平等合同格式条款的签订提供了便利,也导致了电-信运营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在合同格式中设置不平等条款。
相较电-信运营商,普通消费者缺乏法律法规知识,难以发现合同格式条款中的不公平条款。加之处于弱势地位、高昂的维权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消费者即便知晓不公平条款的存在,最终也不得不选择放弃维权,助长了不公平条款的继续存在。
目前,我国《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合同格式条款作了规定,但总体而言,针对合同格式条款的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工商部门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执法工作时,主要关注涉及格式条款内容、格式以及备案要求,但具体的行政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较少,使得工商部门难以对不平等合同格式条款进行有效监管。
甲乙双方关于乙方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关于保密及竞业限制的相关条款。明确了秘密信息的定义,包括甲方未公开的商业秘密、技术信息和财务信息等。乙方需严格保守这些秘密信息,违反则需承担违约责任。保密期限自协议签署之日起至双方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后一定年限内有效。
格式合同的定义、称谓、限制、法律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格式合同又称为定式合同、标准合同等,为了保护弱势当事人的利益,对格式合同的相关条款进行了限制,并明确了其法律特征,如向公众发出的要约、单方事先制定的条款等。在订立格式合同时,应遵循公平原则,并合理提醒
免责条款的法律要求和有效性,强调其合法性为前提,并受到公平、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则的约束。免责条款需清晰明确表述,在格式合同中应主动提醒当事人注意并说明。此外,还需遵守专业法律的规定并保留证据。
知识产权合同的审核流程中的法律要求。包括知识产权条款中研发成果归属方式、知识产权保密措施等;安全及环保条款中乙方需遵守的安全环保法律法规;争议解决条款中的仲裁和诉讼选择等;以及预防合同欺诈的措施,如选择合同对象、合同内容斟酌、律师参与审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