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使用宽带业务时,消费者拥有一个宽带接入账号和密码。如果消费者因保管不善导致账号和密码被盗用并造成损失,合同中规定由客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涉嫌免除运营商的协助义务。
根据《合同法》规定,用户在违约提前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然而,大多数电-信运营商将趸交款余额作为违约金,加重了消费者的违约责任,明显违反了公平交易原则。
在参与相关优惠活动期满后,运营商规定用户只能在修改后的资费方案和经营者提供的其他资费方案中作选择,未与消费者协商,涉嫌排除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合同中注明“因XXX因素造成的损失,一切后果由甲方(消费者)承担”,其中,“一切后果”语意含混,涉嫌随意加重消费者责任。
电-信行业作为中国通讯行业的三大巨头之一,具有难以撼动的支配、垄断地位,而普通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地位不对等为不平等合同格式条款的签订提供了便利,也导致了电-信运营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在合同格式中设置不平等条款。
相较电-信运营商,普通消费者缺乏法律法规知识,难以发现合同格式条款中的不公平条款。加之处于弱势地位、高昂的维权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消费者即便知晓不公平条款的存在,最终也不得不选择放弃维权,助长了不公平条款的继续存在。
目前,我国《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合同格式条款作了规定,但总体而言,针对合同格式条款的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工商部门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执法工作时,主要关注涉及格式条款内容、格式以及备案要求,但具体的行政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较少,使得工商部门难以对不平等合同格式条款进行有效监管。
霸王条款与合同欺诈的区别。霸王条款是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不平等格式合同等,用以逃避法定义务和减免自身责任,但并不属于合同欺诈。合同欺诈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因此,虽然霸王条款存在不公平性,但它并不构成合同欺诈。
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免责条款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未来合同责任的条款,其效力需满足多个法律要件,包括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协商一致、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合理分配权益与风险,以及格式合同中提供者需尽说明义务等。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法律性质,包括保险法对其的规定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制。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约定风险排除事项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需要做出充分的提示和说明,否则条款无效。保险法解释对免责条款进行了界定,仅限于格式合同文本中。此外,还探讨了免责
确认免责条款效力需要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首先,要求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协商一致。其次,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保障公民及亲友的生命健康、名誉等免受损害,并维护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此外,要求合理分配权益与风险,并在格式合同中明确说明免责条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