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医疗事故赔偿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后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构成医疗事故由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的赔偿,医疗机构必须要严格执行。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
2023-06-26
双方劳动关系同时解除,双方互不承担任何责任。步骤四: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之日起10天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决定。④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2023-06-25
发生重大的医疗过失行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是诉讼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似乎因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而启动的行政处理程序不应终止。在日常生活当中,发生了重大的医疗过失行为,那么所造成
2023-06-21
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家属应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在此过程中,及时要求行为人及科室主任写清事情经过,并将用过的医疗器械封存。如果病人死亡,及时保护尸体,并向所属主管部门要求医疗鉴定。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发生的医疗纠纷由
2023-06-20
发生医疗事故后具体需要做哪些鉴定不是法律强行规定的,但医疗事故责任鉴定是医学会组织负责的。综上所述,在医疗事故中具体做哪些鉴定得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如果双方对医疗事故的责任划分没有争议,医疗事故也没有造成患者身体伤残,也不是必须做相关鉴定的。发生医疗事
2023-06-19
承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组织是: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中华医学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
2023-06-16
医疗事故必须是治疗结束后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根据病员受损害的程度相关的法律条规,进行医疗过错参与责任度鉴定和因果关系等级评定。做医疗事故鉴定的期限为7个工作日到30日,具体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023-06-15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一般是由患者进出申请,然后医患双方共同选定司法鉴定机构并提交经过双方质证的鉴定材料,司法鉴定机构受理后在一定时间内组织医患双方进行听证,最后由司法鉴定机构出具司法鉴定书对医方的诊疗行为是否有过错进行认定。根据现代侵权法中“违法推定过失
2023-06-14
医疗过错可以去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
2023-06-13
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服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再次鉴定,再次鉴定后,原鉴定有错误的,就会撤销原鉴定结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2023-06-12
3、医疗过失行为可以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后果,无论这一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已经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而这一损害是患者到医疗机构寻求治疗时由医疗机构附加给患者的。
2023-06-10
可以申请鉴定的。首先,申请重新鉴定是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因此,无论是一审还是二审,院方都有权利申请重新鉴定,不因诉讼时间长短而转移;其次对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重新鉴定作出了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重新鉴定:。
2023-06-09
医患双方均可申请医疗过错鉴定,由于医疗机构有过错时,才承担与过错程序相适应的赔偿责任,举证责任由患方来承担。因此,医疗过错鉴定往往由患方提出申请。法院将材料移交技术科后,技术科会确定一个时间由医患双方共同挑选一个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过错鉴定。
2023-06-08
不算医疗过错,不是医疗结构的过错。死亡赔偿金是结合受害人的身份来确定,赔偿标准订了二等,第一等;城市居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赔偿;第二等,农村居民,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来计算。普遍的以户籍为准,
2023-06-07
要及时封存病例保存证据尽量和医院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会给出公正的裁决的。发生医疗纠纷后首先要求医院复印病历并封存,以固定证据,然后直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组织原被告双方对医院提交
2023-06-06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主观性病历资料的定义及范围。医务人员通过医疗过程观察、分析讨论患者的病理,产生的诊疗意见等记录资料都属于主观性病历资料。这些资料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至关重要,封存时需医患双方共同在场并确保真实性。医疗机构有责任保管封存的复印件并在争议中承担举证责任。
医疗患者在医患关系中的义务,包括诚实和信息提供、治疗参与、与医务人员的合作、遵循医嘱以及避免成为“病人”和尊重医务人员等。病人应诚实告知病情、积极参与治疗、与医务人员共同确定治疗目标并进行合作、遵循医生嘱托,并改变不健康行为以避免成为病人。同时,全社
医疗事故的定义与鉴定分级标准,阐述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相关法律规范导致的患者人身损害视为医疗事故,并根据不同损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医疗事故的鉴定结果与赔偿密切相关,患者可根据鉴定结果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