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医疗机构应保证其诊疗行为符合相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规定和诊疗护理规范,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有过错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判断是否违反了安全保障义务,还需要借助其他法律、法规是否有法定注意义务方面的规定,
2020-05-25
如果是自己私自出去,医院没有责任。如果请假外出,医院有责任。对病人外出的请求,医疗机构审核发现不宜外出时,应及时劝阻病人,明确告知病人其病情不适宜外出。上述义务,有利于促进医疗机构诊疗义务的实现,也是对病人人身、财产安全保障的应有之义,具有利益协调功
2020-05-2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这样做,最终有利于医疗事纠纷的及时解决,有利于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所谓诉讼解决是指通过
2020-05-25
器官捐献的决定权,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自然人生前自己决定,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器官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二是由其直系亲属决定,即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器官捐赠的
2020-05-25
您可以自己或通过器官捐献协调员填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书面向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表达器官捐献意愿,并征得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等亲属的同意,我们会将您的相关资料录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者登记管理系统,并为您保密。已办理捐献登记,因意外事故或疾病
2020-05-25
遗体器官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器官捐献给医学科 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 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同时,登记接受站要向正式登记者颁发 由省红十
2020-05-25
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
2020-05-25
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患者外,其它人不得入内。
2020-05-25
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肌肉注射又称肌内注射。体腔内注射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入各体腔进行治疗。常用的有脑室内注射,鞘内注射,胸膜腔内注射,人工气胸、气腹治疗肺结核、腹腔内注射,关节腔内注射等。
2020-05-25
理*科主要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理*科中的治疗一般是和中医结合,包括:针炙,拔罐,牵引,按磨,电疗,相对医院设施条件好的,还有磁疗法、光疗法等等。因故中断理疗,要及时通知理*科。综上所述,我们
2020-05-25
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2020-05-25
观察室,是医院的一个观察病人病情的处室。观察室观察室留观时间≤48小时。
2020-05-25
供应室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现代医院供应品种繁多,涉及科室广,使用周转快,每项工作均关系到医疗、教学、科研的质量。如果消毒不彻底会引起全院性的感染,供应物品不完善可影响诊断与治疗,因此做好供应室
2020-05-25
2.配方时有关处方事项,应遵照“处方制度”的规定执行。
2020-05-25
危重病员检查时应有医护人员护送或到床边检查。需预约时间的检查应详细交待注意事项。发现有患传染病患者,应排于最后检查,检查完毕严密消毒仪器和用具。
2020-05-25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器官捐献的决定权、范围及内容。器官捐献分为生前自愿捐献和死后由直系亲属决定捐献两种情况。捐献范围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捐赠。细胞捐赠指提取有活力的细胞群救助需要的人,组织捐赠涉及多种身体组织,而器官捐赠则是将某个器官捐献给需要移植的人。虽然植物人无法捐
甲方医院和乙方患者或其家属因医疗纠纷而进行的协商解决方案。根据相关法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了一份医疗纠纷赔偿协议书。协议包括基本信息、补偿项目及计算方法、支付方式、终结争议和协议生效等内容。甲方按
尸体检验的时间限制和相关规定。尸体检验应在患者死亡后的48小时内进行,如有尸体冷冻条件可延长。法医部门不介入医疗纠纷,需在医学院病理解剖室进行。申请方对死因有异议应提出申请,医院在无法确定死因时应承担举证责任。尸体检验时可同时申请毒理学鉴定等。家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