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种类 > 保管合同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保管合同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4-08-14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4273
保管合同不仅要求保管人与寄存人意思表示一致,寄存人还须把寄存物实际交付于保管人,保管合同才成立,因此保管合同是实践性合同。那么保管合同单的相关内容有哪些?如果想要了解的话,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讲解。

保管合同的起源和分类

保管合同起源于罗马法,将寄托分为通常寄托和变例寄托。通常寄托是指受托人在合同期满后将原物归还给寄托人,而变例寄托是指受托人可以返还同种类、品质和数量的物品,包括金钱、争议物品和危险物品。前苏联民法将寄托称为保管,其第422条规定:“根据保管合同,一方应当保管另一方交给他的财产,并完好地归还该财产。”

保管合同的标的物

关于保管合同的标的物是否仅限于动产,各国立法存在两种趋势。第一种趋势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代表,在民法典中明确规定寄托的标的物仅限于动产。例如,意大利民法典第1760条对寄托的定义为:“寄托是一方接受他方的某个动产,负责保管并归还的契约。”第二种趋势以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在其民法典中对寄托的定义中,未明确规定寄托的标的物是动产还是不动产。例如,日本民法典第657条规定:“寄托是因为当事人一方约定为相对人保管而接收某物,从而产生效力。”郭明瑞和王轶在《合同法新论·分则》一书中认为,“日本民法中的寄托一般包括动产和不动产,这是日本法的一个特点。”台湾刘发鋆在《民法债编分则实用》一书中对寄托的标的物做出的解释是,“寄托的标的物仅限于物品,无论是动产还是不动产,代替物还是非代替物都没有限制。”可以看出,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与日本民法在这一规定上是一致的。

我国保管合同的定义

我国合同法第三百六十五条对保管合同的定义中,也未规定保管物仅限于动产。实际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保管不动产的例子,例如房屋、果园和池塘等都可以成为保管的对象。因此,法律有必要调整因委托他人保管不动产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试用买卖合同中的试用期限

    试用买卖合同的试用期限相关问题。在试用买卖合同中,当事人需明确约定试用期限,未明确约定的可按交易习惯或出卖人决定。试用期内买受人有权选择购买或拒绝购买标的物。对于已支付部分价款或对标的物进行非试用行为的买受人,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否则应认定其同意购买。

  • 明年购房人将获得更多保障

    最新的购房合同修订内容,包括出卖人对房屋权属的合法性承诺,防止一房两卖;细化交房条件,保障购房人接收合格房屋的权利;增加预告登记约定,允许买方自行申请办证;以及保护买受人信息隐私等。这些修订为购房人提供了更多保障。

  • 培训协议

    甲、乙双方关于员工培训的协议内容。协议包括培训期限、费用、乙方的义务、服务期、工资及福利待遇、服务期限、违约责任及协议生效等内容。甲方对乙方进行培训,乙方必须遵守公司规定,包括保密规定、完成培训任务、服从管理等。文章还涉及服务期、工资补助、福利待遇、

  • 附条件合同的主要特征

    附条件合同的主要特征,包括约定性质、条件的性质、与供货条件等的区别、条件的合法性以及生效条件和解除条件。同时,文章还讨论了附条件合同与附期限合同的差异,并介绍了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

  • 采购合同
  • 附条件终止合同的效力
  • 公平原则在合同法中的适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