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第六百八十六条 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2022-07-09
因为在对方借钱不还的情况下,出借人到人民法院起诉的,属于民事案件,不涉及刑事犯罪,不会坐牢。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二百五十三条 被
2022-06-17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
2022-06-16
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借条属于债务纠纷,只要债权人有证据表明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主张过权利,诉讼时效便重新计算,但是诉讼时效最长不超过20年。
2022-06-15
如果借条的一方主体是夫妻二人,则一方可以在获得另一方授权委托的情况下代替另一方签字;如果该借条的主体是夫或妻一方,则不需要另一方签字,该债务可作为一方的个人债务来处理。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
2022-06-14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在债权人另行主张还款并支付利息之日之前,这一段正常的借款期限,人民法院一般不支持利息。
2022-06-13
虽然说书写借条不需要多么高的法律知识,但是书写也要按照格式来,否则该借条就是有瑕疵的,会影响法律效力的。
2022-06-11
借条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比较多,为了能够更好维护自身权益,债权人应当多注意诉讼时效问题,避免权益受到侵害。
2022-06-10
1、视为没有利息,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者利息约定不明的,出借人主张利息,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假如当初没有约定利息,主张索要利息可以写入诉讼请求,但法院不一定支持。按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计算如果是民间借贷,没有约定利息视为无息借贷;如
2022-06-09
1、借条没有法律效力也可以证明借款事实,但是债权人还需要收集其他更多的相关证据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借条如果要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签订借条是其真实意思表示,借条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等。3、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
2022-06-08
法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有:。满足以上条件的后补借条具有法律效力。保证在一定期限内还款,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诉讼时效从还债期限届满之日起重新计算。一般来说,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丧失胜诉权,但不影响法院受理,法院在受理后,如查明无诉讼时效
2022-06-07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2022-06-06
如果当事人超过借款条的诉讼时效再起诉的话,那么就会丧失胜诉权。借款条的有效期要看借款条写内容,没有写明还款时间,诉讼时效是从出借人要求还款之日起算三年。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
2022-06-02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2022-06-01
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根据相关的法规规定,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2022-05-31
债权转让协议和欠条的关系,以及债权转让的相关法律后果和限制。根据《合同法》规定,债权转让需满足条件,但不必在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后写欠条。债权转让包括全部和部分转让,新加入的债权人与原债权人共享连带债权。破产企业合同债权的转让受主体限制、确认程序限制和公
庞某与孙某之间的借款纠纷案件。庞某提供了电话录音证据和证人证言来证明孙某借款的事实,虽然孙某未出庭抗辩,但一审法院认为庞某未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借款关系的履行情况,驳回了其诉讼请求。然而,二审法院认为庞某提供的证据相互印证,能够证明借款事实,判决孙某
出借人死亡对借条效力的影响。借条的有效性不会因为借款人的死亡而失效,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合法性以及是否侵害第三方权益等。债务人死亡后,其债务由其继承人在遗产范围内偿还,若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利,则不负偿还责任。
《合同法》第八十四条关于债务转移的规定及其特征。债务转移需债权人同意,包括债务承担和代替履行两种情况。合同义务转移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都必须经过转让债务的协议并获得债权人同意。当事人在进行债务转让时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以保护债权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