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解除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事项,待约定的事由出现时,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93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一旦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劳动合同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一旦发生,劳动者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后,劳动合同的权利义务即告终止,无需获得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行使约定解除权时应当注意:必须事先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并且只有当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以后,劳动者才能依照约定解除。
迟延履行,又称债务人迟延,是指债务人能够履行,但在履行期限届满时却未履行债务的现象。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当事人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上不特别重要时,即使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届满后履行,也不会使合同目的落空。在这种情况下,原则上不允许债权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履行催告,给予他一个宽限期。债务人在该宽限期届满时仍未履行,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合同法》第94条第3款)。而如果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上特别重要,债务人不在此期限内履行,就无法达到合同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未在履行期限内履行,债权人可以不经催告而直接解除合同(《合同法》第94条第4款)。
拒绝履行,又称毁约,是指债务人能够履行却不法地表示不履行债务。拒绝履行一般表现为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其债务,有时也以其行为表示不履行债务的意思,比如债务人将应交付的特定买卖物转卖给他人。作为合同解除的条件,拒绝履行要求债务人有过错,拒绝行为违法,并且具备履行能力。关于债权人是否可以不经催告而直接解除合同,学者们的意见不一致。根据《合同法》第94条第2款的规定,债权人不需要为履行发出催告,可以直接解除合同。
债务人的过错是合同解除的条件,自始不能履行是合同的无效原因,嗣后不能履行也是合同解除的条件。不可抗力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合同不能履行,也是合同解除的条件。债务人的过错造成合同不能履行,同样适用这一解除条件。《合同法》第94条第4款关于“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规定包含了这一解除条件。
定金合同的种类及其性质。定金合同包括立约定金、成约定金、证约定金、违约定金和解约定金五种。在我国,定金的性质根据当事人约定确定,若没约定,则一般解释为解约定金。定金制度用于担保合同履行,违约方需承担相应责任,但不排除当事人以定金解除合同的可能性。
一份抵押借款合同的详细条款和约定,其中包括借款人和放款人的相关义务和责任。合同规定了借款金额、用途、期限、利率等内容,并强调了还款方式和提前解除合同的情形。借款人需抵押房地产作为借款的担保,同时双方也约定了抵押期限及抵押权的效力范围。在合同执行过程中
合同违约前的正常履行处理方法以及合同解除的情形。对于预期违约,守约方可采取自救措施、寻求司法救济或坚持合同效力。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以及债务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
解除保险合同通知书的撰写要点,包括合同订立事实、违约事实、合同约定的解除权、明确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以及保留追究违约责任的权利。文章还提到了保险代理人合同解除通知书的范文及相关知识,包括解除合同的条件。当事人在解除合同的同时,应明确表达解除意图并保留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