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解除 > 合同终止与合同解除的异同点有哪些

合同终止与合同解除的异同点有哪些

时间:2020-05-2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4781

一、是否应该区分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在各国立法上存在不同的看法。

在19世纪末期,德国起草民法第一草案时,曾经把终止作为合同解除的一种形式。但在制定第二章案时,认为终止与解除在性质上毕质竟不同,从而将解除与终止作了区分,并确定其不同的名称和效果。日本民法没有规定合同的终止,但在规定合同解除时,将其分为两类:

(一)解除的效力将溯及既往;

(二)解除的效力不溯及既往。

大陆法学者大多认为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有区别,认为两者都是形成权,但适用的范围和效力是不同的。而有学者认为,“契约因解除而溯及地失其效力,终止则仅使契约对于将来失其效力”,认为两者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此。

二、一种观点:合同解除=合同终止

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是等同的,合同解除就是指当事人之间对提前终止合同所达成的协议。从现行立法来看,我国经济合同法并未规定合同的终止,但涉外经济合同法第31条规定了终止的概念。依据该条款,合同将因当事人按约定条件履行、促裁机构裁决或者法院决而终止,亦可因双方协商同意而终止。可见涉外经济合同法事实上是将合同终止等同于合同解除。

三、另一种观点:二者存在区别

尽管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大都认为合同的解除与合同的终止是相同的,但我认为,二者仍然有区别。

(一)二者的效力不同。

1、按照传统大陆法的规定,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关系成立以后,根据解除行为而使合同关系溯及力消灭。合同的解除要发生恢复原状的效力。合同的解除即向过去发生效力,同时由于合同关系消灭使当事人不再负履行义务,因此也是向将来发生效力。

2、而合同的终止只是使合同关系消灭,仅向将来发生效力,当事人不发生恢复原状的义务。如果将解除与终止等同起来,那么适用中也必须将解除分为两类:

(1)解除发生溯及既往的效力;

(2)不产生溯及既往的效力。

只有作出此种规定,才有利于法官准确执法,有利于法律规则的适用。

(二)适用范围不同。

1、在大陆法系常将合同解除视为“对违约的一种补救措施,认为合同解除是对违约方的一种制裁,是一种特殊的合同责任,因而合同解除只适用于违约的场合,并以解除权的存在及行使为必要”.所以,合同解除可以适用于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情况。而且为了使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恢复到订约前的状态,必然借助于损害赔偿的办法。

2、对于合同终止来说,尽管它也可以适用于一方违约的场合从而使非违约方摆脱合同关系的束缚,但是合同终止主要适用于非违约情况,如合同因履行而终止、因双方协商一致而终止等等。尤其应该看到,有些合同只能适用合同终止,不能适用合同解除。例如根据租凭合同,承租人租用房屋达一定期限,或根据劳务合同,当事人一方已付出了一定劳务等,如果发生一方当事人违约,也无法恢复原状,只能使合同关系终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期满或出现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公益性岗位、以及劳动合同终止的其他情形等。在公益岗位上,劳动合同不适用关于无固定期限和经济补偿的规定。

  •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条件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各种条件,包括债务已经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一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形等。此外,还涉及委托合同的终止和当事人约定的合同终止情形。

  • 债权债务未结清合同的解除问题

    债权债务未结清情况下合同解除与转让的相关问题。在债权债务未结清时,合同不能解除,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权利义务终止,已履行的可根据情况要求恢复、补救并赔偿。债权的转让需遵守法律规定,通知债务人才有效;债务的转让需经债权人同意。

  • 合同违约前的正常履行处理方法

    合同违约前的正常履行处理方法以及合同解除的情形。对于预期违约,守约方可采取自救措施、寻求司法救济或坚持合同效力。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以及债务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

  • 融资租赁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 建设工程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 合同终止的权利义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