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综上所述,通常情况下,当事人产生专利权属纠纷争议的案件中,追诉时效适用于民事侵权责任中的诉讼时效规定和要求,起始时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
2023-07-28
专利权是可以归两个人所有的,可以由两人共同申请专利。专利是由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个人发明创造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八条: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
2023-07-27
专利权人与权利人是一样的,专利权人是专利权的所有人及持有人的统称,即专利申请被批准时,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专利权人的权利有:独占实施权、许可实施权、转让权、放弃权、标记权。
2023-07-26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2023-07-25
专利权人又包括原始取得专利权的原始主体和继受取得专利权的继受主体。专利权人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我国的法律中明确的规定了专利权人所拥有的专利权是拥有合法的权利的,并且一旦所拥有的专利权受到了侵害的,当事人是有权向侵权行为人追究相
2023-07-24
申请人按期办理登记手续的,专利局将授予专利权、颁发专利证书,并予以公告。专利权自证书颁发之日起生效。期满未办理登记手续的,视为放弃取得专利权的权利。共同申请人对专利权是共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五条规定得很明确:。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
2023-07-23
外观专利侵权纠纷,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2023-07-22
专利使用许可合同是有期限的,一般情况下由许可人与被许可人协商,但不能超过专利保护的期限。第四十三条 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二)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在现实生活当中,如果公司生产出一样产品的话是可以申请专利的,这样这
2023-07-21
在合伙企业当中是可以用专利权进行出资的。我国《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以及3部外资法都明确了股东(合伙人)可以用知识产权(或技术)出资。《公司法》第28条对专利权出资的认定方式为:“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有限责任合伙,法律一
2023-07-20
专利权冻结期限是6个月。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保护期的起算点并非专利公告日,专利公告日是专利权人取得专利权的起算点,各类专利的申请日均早于公告日,也就是说发明专利权人享有专利权保护期
2023-07-19
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2023-07-18
如果需要将专利转让给他人的话,可以授权专利给他人。一般来说的话签署相关的专利授权书给他人即可。专利所有人可以要求被授权人支付一定的专利费用。如果在交了专利费用之后,对方还没有将专利给予自己使用的话,可以将授权人告上法庭,通过法律来解决问题。专利实施许
2023-07-17
《专利法》第四十二条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发明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2023-07-16
专利权非专利权区别是,专利权是通过申请专利技术法律保护,非专利技术是通过保密保护,专利权是为了保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非专利技术是在生产活动中已经采用了,不受法律保护的各种技术和诀窍。
2023-07-15
专利权人与发明人享有的权利不一样。职务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单位,单位作为专利权人有权占有、使用、处分其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必要报酬的权利,无权占有、使用、和处分专利,不能擅自转让专利获得利益。专利权人应在获得专利权后,按时缴纳专利年费
2023-07-14
专利权的强制许可情形。包括专利权人在合理时间内未许可他人实施专利、国家紧急状态或公共利益非商业性使用、后一专利的实施依赖前一专利的实施等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关于专利的部分,包括允许的权利限制范围、不允许的权利限制范围
专利权的撤回与恢复程序。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如果申请人未按时办理审批手续且没有正当理由,其专利权会被视为撤回。但如果申请人有正当理由,可在收到视为撤回通知书之日起两个月内向专利局提交恢复专利权的申请,包括详细说明耽误期限的理由,补办未完成的手续并缴纳相
专利权转让过程中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在转让专利权时,需确认专利权的类型和法律状态,了解专利权的稳定性和潜在风险。受让人还需检索专利的法律状况,并核实转让人的身份及专利权的合法性。签订正式书面转让合同并明确专利无效后的处理方式也十分重要。涉及国家利益
专利侵权举证中的关键步骤。在民事诉讼中,原告需承担举证责任,提供侵权事实的证据。对于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侵权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同时,保全证据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权人需了解侵权者情况、提供侵权事实的证据和损害赔偿的证据。通过确保证据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