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科学发现;专利权的排他性,是指专利权人拥有禁止他人实施专利方案的权利。
2022-03-29
准确的来说,使用权属于许可。软件使用许可是指权利人与使用人之间订立的确立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依照这种协议,使用人不享有软件所有权,但可以在协议约定的时间、地点,按照约定的方式行使软件使用权。这种使用许可不同于权利转让,不发生所有权的移转或者所有权人的
2022-03-22
物权的客体主要是有体物,包括动产与不动产,他物权的客体还可以包括权利。而知识产权的客体是创造性智慧成果和工商业标记;法律为了平衡知识产权权利人与公众利益,特别规定了对知识产权的若干限制,而对物权则没有这种特殊限制。当知识产权与物权冲突时,知识产权须让
2022-03-17
因此,在侵犯知识产权纠纷中行为人的行政责任不可忽视。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侵犯知识产权所导致的行政责任主要有三种,即停止侵权、没收和罚款。
2021-12-29
以上的有效性若不具备,则不能进行知识产权侵权的诉讼。因此,营利性为目的也是知识产权侵权的主要构成要件之一。这一要件认为,无论侵权方的主观过错是有意性还是自身失误所致,都应对知识产权的损失负有赔偿责任。
2021-12-28
商标权保护期限为10年;著作权除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期不受限制外,保护期限为作者死亡后五十年。
2021-12-28
如果侵犯了知识产权的,侵权人要承担侵权责任,如赔偿损失、惩罚性赔偿、停止侵权行为等。第一百二十三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条 故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以上的有效性若不具备,则不能进行知识产
2021-12-28
主要是指专利申请人在申请专利、进行专利许可证贸易或者解决专利纠纷过程中,委托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专利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按照《专利法》的规定向专利局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其他专利事务所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专利代理机构主要从事
2021-12-27
第十四条 除依照专利法第十条规定转让专利权外,专利权因其他事由发生转移的,当事人应当凭有关证明文件或者法律文书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办理专利权转移手续。
2021-12-27
知识产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通过设立专门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或管理事务的部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确定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和避免对他人侵权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与手段。
2021-12-27
知识产权客体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即知识产品。知识产品是与物质产品相并存的一种民事权利客体。通常所说的知识产权常分为三大类,专利权、著作权和商标权。这是知识产权区别于物权的原因所在。
2021-10-30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股东是以知识产权投资入股的,在知识产权转让之后,股份经过知产所有人同意后可以分割。股东与股东之间内部相互转让股权,不必经股东会同意,当然,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
2021-10-30
据统计,知识产权类刑事犯罪在各类刑事犯罪中案件总量仅为1-3%,我国刑法第三章第七节规定了知识产权领域的七种罪名,其分别为:“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假冒专利罪”、“侵犯著作权罪”、“
2021-10-29
整体来看,《征求意见稿》一共是21条,对于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制裁力度体现在四个方面:包括加强适用保全措施、依法判决停止侵权、依法加大赔偿力度、加大刑事打击力度等,既有对举证责任的加强,也有对赔偿金额的提高,甚至也包含了对刑事打击力度的加强。2007年4
2021-10-29
我国规定的知识产权包括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商业秘密等。第一百二十三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2021-10-29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以及在涉外和国内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不同处理方式。对于外国当事人作为原告的情况,法院需审查其在中国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中国已加入多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并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在涉内知识产权诉讼中,原告需证明其与案
获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商业标记的条件和流程。包括注册商标和获得专利权的要求,只有符合相关规定才能受到保护。例如商标注册要经过初步审定公告和异议期等流程;而申请专利的主题必须属于专利法定义内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且具有新
诉讼财产保全制度,包括诉讼中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诉讼中财产保全是在民事诉讼中为保证判决能实现而采取的临时性强制措施。诉前财产保全则是在紧急情况下,法院采取的措施以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利。此外,还介绍了诉前行为保全,即在知识产权法中,为维权而采取
法律风险及其原因,具体涉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风险。文章阐述了私募股权投资和私募证券投资的法律地位风险,包括合同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以及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设立、运作和项目选择过程中可能面临法律风险的挑战,如合同中的非法承诺、投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