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概念是什么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定、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
(1)侵犯的客体是对合同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A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定合同。
B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的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
C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继续签定或履行合同的。
D收受对方当事人的货物、货款、预付款后逃匿的。
E以其他欺骗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的。
(3)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的财物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合同欺诈、合同纠纷极容易和合同诈骗罪混淆,其实区分他们的关键是:
A合同纠纷主要是指当事人对合同履行情况或违约等情况的争议。
B一般的合同欺诈骗取的财物数额不大。
合同诈骗罪的成立关键是利用合同诈骗的财物达到数额较大。
关于我国诈骗罪中,如果一次诈骗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但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时,可将诈骗数额进行累计计算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意见,当累计数额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时,应依法定罪处罚。此外,文章还详细列举了从重处罚的情形以及诈骗数额接近标准时的认定方法。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诈骗和抢劫等犯罪的区分。赌博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主要在于主观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客观上是否具有聚众赌博等行为。对于赌博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处罚。同时,文章也详细阐述了赌博罪与诈骗罪和抢劫罪的具体区分和定罪情
关于诈骗罪的数额认定标准和犯罪行为地的认定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诈骗数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才属于“数额较大”,因此400元不构成诈骗罪。同时,诈骗行为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关于犯罪地的认定,包括犯罪的预备地、实行地和结果地,通常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及判决标准。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若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认定为自首并从轻或减轻处罚。非法集资犯罪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前者扰乱金融秩序,后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