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办学合同诈骗罪的不泣诉案例
时间:2023-12-12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非法办学合同诈骗罪的不泣诉案例
邢某某非法办学合同诈骗案
案情梗概
2000年5月,邢某某以北京某学校的名义招生,但并未取得办学资格。部分招生简章中承诺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两个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然而,在办学过程中,邢某某与部分学生产生纠纷,导致学生及家长向有关部门举报邢某某。
诉讼过程
2001年6月,海淀公安分局以合同诈骗罪为由刑事拘留了邢某某。随后,海淀检察院也以同一罪名批准逮捕。律师王刚、张军介入后,调查收集了大量证据材料,并对收入和支出进行了详细的财务分析。得知海淀检察院即将进行证据开示试点工作后,律师立即提出了开示申请。在与海检的证据开示工作进行后,律师向海淀检察院提出了书面意见,建议对邢某某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海淀检察院检委会未能形成一致意见,将本案作为疑难案件请示北京市检察院。经过慎重研究后,市检作出了不起诉的指导意见,最终导致邢某某被无罪释放。
证据开示协议
2002年,北京市律协与海淀检察院签订了证据开示协议。其中,首批二十五家律师事务所获得了申请证据的资格,包括本案的承办人王刚律师。王刚律师在研讨会上进行了主题发言。
媒体报道
由于本案是本市首起非法办学合同诈骗案,也是本市首例证据开示案,邢某某作为证据开示的第一个受益人,吸引了民主与法制、北京青年报、作家文摘、燕赵都市报、首都公安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案件分析
邢某某的状况
邢某某毕业于某著名大学的哲学系,并在大型国企从事社教工作。后来,他自己创办了计算机培训班,并创办了“北京兰山科技学校”,从事学历教育。然而,在经营兰山学校期间,邢某某因管理问题与部分学生及家长产生矛盾,导致数十名学生及家长向有关部门举报邢某某。
辩护策略
邢某某的家属要求进行罪轻辩护,并希望能够判处缓刑。然而,根据邢某某涉案数额,只要构成犯罪,必定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无罪辩护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外,邢某某的学校并未依法成立,没有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而且,邢某某在招生时承诺的学历证书难以实现。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无效对合同诈骗罪的影响
合同无效与合同诈骗罪的关系以及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合同无效并不会影响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合同诈骗罪具备特定的情形,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物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赔偿损失等。
-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主要围绕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性质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展开。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性质应参照现行《合同法》的合同范围。同时,探讨了在经济转型时期一些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如何认定,特别是在没有资金情况下依靠虚构事实骗取资金的情况
-
合同诈骗罪的瑕疵及解决方法
合同诈骗罪存在的瑕疵和争议,包括合同的定义、欺诈行为的要件以及损失的计算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合同的定义、明确欺诈行为的要件和统一损失的计算标准等解决方法。旨在促进执法者正确理解和执行合同诈骗罪,维护公平和诚信的商业交易环境。
-
刑事第二审辩护词
刑事第二审中的辩护意见。首先,针对一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关于被告人是否犯有合同诈骗罪的争议点,并指出一审判决在证据采信上的错误。其次,阐述了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的原则,包括不受诉讼阶段、罪行轻重、案件调查情况和认罪态度的限制,以及
-
合同诈骗罪的法律解释
-
中小企业常见融资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
梁某的行为分析及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