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和路港是同一个村的村民,孙*光承包了一块10亩的土地,路港承包了一块8亩的土地。由于路港承包的土地地质较好,并且离孙*光的家更近,双方在2010年协商决定进行土地互换,并签订了书面的互换合同。然而,双方并未办理土地经营权证变更手续,也未向发包方备案。
2013年,由于孙*光在新的宅基地上建设了新房,房子离自己原来的10亩地更近,因此要求路港将土地进行调换,但遭到了路港的拒绝。双方未能在协商中达成一致,故将纠纷诉至法院。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互换是指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作或各自需求,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并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在本案中,问题是孙*光是否有权要回原来的承包地。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规定:“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要双方到发包方备案。”这表明,备案与否并不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效力。
同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第17条也规定:“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当事人可以要求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登记手续。”这里强调的是可以而非必须办理土地经营权证变更登记手续。这说明,不办理土地经营权证变更登记手续并不影响互换合同的效力。
在本案中,孙*光与路港的土地互换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双方应按照合同要求履行义务。因此,如果孙*光要求路港返还土地,必须征得路港的同意。只有在双方意见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土地调换。如果对方不同意,孙*光无法要求返还土地,因为合同是有效的,双方需诚意善意地履行合同。当然,当事人也可以申请他人调解解决纠纷。
土地互换纠纷的判定问题,指出发生争议应按照法律进行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进行调解、仲裁或诉讼。同时,阐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和合同要求,强调互换是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种合法方式。文章还讨论了互换土地行为的效力和承包期内的土地要回权。
土地互换后土地补偿款的归属问题。在双方完成互换登记或备案行为后,补偿款应归属于互换后的土地承包人。文章详细阐述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方式。此外,还介绍了互换的性质和效力以及土地补偿费用的分配原则。
深圳市土地资源紧张背景下出台的土地置换规定及其背景。规定旨在解决征地历史遗留问题,保障城市发展所需土地和空间。文章详细阐述了土地安置和土地置换的适用情形,并介绍了征收补偿费标准的提高情况。规定对土地置换的适用情形进行了分类处理,并对超价值置换进行了限
甲、乙双方基于平等协商原则,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事宜。文章详细列出了互换土地的标的、期限、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流转合同到期后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交付土地的时间、违约责任、其他约定等内容,并约定了合同生效的条款和相关补充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