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 > 买卖合同欺诈有何行政责任

买卖合同欺诈有何行政责任

时间:2023-12-30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773
在一些大买卖中,一般都会涉及到高额的经济,因此双方需要进行合同签订。但是,有的人目的不纯,想在买卖合同中进行欺诈,这种行为在法律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什么的法律责任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买卖合同欺诈的行政责任

主要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责任

对于实施买卖合同欺诈行为的行政法人,可以追究其主要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责任。

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的行政处罚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实施买卖合同欺诈行为的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进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责令停业整顿、罚款等。

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的行政处罚

对于实施买卖合同欺诈行为的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如果不足以构成犯罪,但是显然失当,无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如罚款或行政拘留。

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

对在买卖合同订立过程中玩忽职守、疏忽大意的工作人员,应根据情节轻重由所在单位按照内部规章制度追究行政责任。

买卖合同诉讼时效的确定

一般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算。

涉外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的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29条规定,涉外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的诉讼时效为4年。

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的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第1项规定,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为1年。

根据传统大陆法系的规定,这1年的规定与瑕疵担保的内容有关。然而,现在我国《合同法》已将买卖合同中的归责原则确定为无过错责任,即只要产品有瑕疵,出卖人应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将这类诉讼的诉讼时效确定为1年不再必要。如果出卖人恶意隐瞒瑕疵,则适用3年的普通消灭时效期间规定,并且起算时间适用主观定义的标准,即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及债务人时起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原告魏某购买被告魏某的古画,但未签书面合同。后原告妻子持画要求退画返钱未果并诉诸法院主张被告欺诈。法院认为原告未能证明被告承诺并保证古画为真迹,因此驳回其诉讼请求。文章还分析了古画行业的交易习惯和留置行为在合

  •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在签约前,卖方应了解对方相关信息和资信状况,并确认代理人的代理权。提高业务员素质,采用书面形式和参照标准合同范本可防止欺诈。同时,采用款到交货或到出票人银行持票入账来防范虚开支票的欺诈行为。对方若迟延付款,可采取措施如通

  • 案情

    钟某和田某之间的商品房转让纠纷。钟某认为田某在房屋转让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要求返还多收的房屋转让款。对此存在三种分歧意见。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正确,田某应该返还多收的4000元,但不应当双倍返还。田某故意多报购买价格属于提供虚假情况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

  • 合同欺诈的构要条件

    合同欺诈的构要条件,包括行为人的故意欺诈、客观欺诈行为、相对人的错误认知以及错误的意思表示。文章强调欺诈行为既可以是积极行为也可以是消极行为,并指出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时,合同欺诈才能成立。在判断合同欺诈案件时,需仔细审查相关事实和证据,以确保公正合法的

  • 合同欺诈行为要付哪些法律责任
  • 买卖合同欺诈有何行政责任
  • 合同欺诈要承担哪些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