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 > 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时间:2025-02-26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0900
我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处理很多事情都需要签约合同,但是关于合有会出现很多纠纷,因为合同签订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欺诈事件,但往往当事人在时候才发现。这个时候损失已经造成,想要完全追回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能够追究欺诈方的法律责任。那么欺诈订立的合同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对此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侵权民事责任

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财产和人身的行为,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合同欺诈行为具备侵权民事责任的主客观要件。

客观要件:

1. 存在侵权损害事实。欺诈行为导致被欺诈人在财产和人身方面遭受不利后果和不良状态。在财产方面,欺诈行为使受害人无法实现预期利益,损害了其财产的保值性和增值性;在精神上,欺诈行为干扰了被欺诈人的自由意思表达,贬低了其人格和威信。

2. 欺诈行为具有违法性。即欺诈行为人违反了法律禁止的行为,破坏了他人的意思自由。

3. 欺诈行为是损害事实的原因。因为欺诈行为,受害人在财产和精神上遭受损害。

主观要件:

合同欺诈行为是故意为之,表明行为人具有行为能力,并且主观上有过错。

合同欺诈行为的侵权民事责任主要包括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害:

1. 受害人可以主张返还财产,以有利于受害人为原则,决定是否返还,以减少受害人财产损失和浪费。

2. 对于因欺诈行为导致受害人无法实现预期利益或决策失误的情况,应当赔偿损失。

3. 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应适当进行补偿。这种责任制度将最大限度地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并体现了法律的威严。

二、违法行政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干扰了相对人的意思自由,使其表达的意思实际上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行为人的意思。这破坏了合同当事人的平等地位、等价交换原则、自愿性和社会信用。合同欺诈行为使参与交易的人缺乏安全感,导致市场运行缺乏稳定的信用支持。

合同欺诈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包括经济惩罚和市场禁入:

1. 对于违法行为,行为人要承担一定的惩罚性经济义务,通过经济惩罚来强制教育。

2. 对于严重违法行为,要吊销营业执照,实行市场禁入,起到警示作用。

三、犯罪刑事责任

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属于民法和合同法调整范围,承担的是一种民事责任。但如果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行为人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针对破坏性强、非法利益达到一定程度的合同欺诈行为,我国在1997年刑法第224条增设了合同诈骗罪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应该受到刑法制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情

    一起汽车买卖合同纠纷案。胡某因**汽车公司的广告欺诈而提出索赔。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于汽车公司是否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存在分歧。作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认为汽车公司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因为其在缔约过程中存在价格欺诈行为,违反了先合同义务。

  • 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侵权民事责任、违法行政责任和犯罪刑事责任。其中,侵权民事责任主要包括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害;行政法律责任包括经济惩罚和市场禁入;对于严重的合同欺诈行为,如达到合同诈骗罪的程度,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 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与责任承担

    合同欺诈行为涉及三方面的法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常常发生规范竞合,有时也会出现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三者竞合的情况。合同欺诈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具备侵权民事责任的要件。根据我国《合同法》,通过欺诈手段签订

  • 房屋租赁提前终止合同违约金标准是多少?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数额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房屋租赁提前终止合同涉及到一方存在违约的行为,所以是需要根据实际来追究有关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下如果涉及到一方存在诈骗或者欺诈

  • 质押物虚假时合同有效吗
  • 当事人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的责任
  • 合同诈骗怎么处理,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