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 > 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时间:2025-02-26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0900
我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处理很多事情都需要签约合同,但是关于合有会出现很多纠纷,因为合同签订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欺诈事件,但往往当事人在时候才发现。这个时候损失已经造成,想要完全追回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能够追究欺诈方的法律责任。那么欺诈订立的合同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对此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侵权民事责任

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财产和人身的行为,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合同欺诈行为具备侵权民事责任的主客观要件。

客观要件:

1. 存在侵权损害事实。欺诈行为导致被欺诈人在财产和人身方面遭受不利后果和不良状态。在财产方面,欺诈行为使受害人无法实现预期利益,损害了其财产的保值性和增值性;在精神上,欺诈行为干扰了被欺诈人的自由意思表达,贬低了其人格和威信。

2. 欺诈行为具有违法性。即欺诈行为人违反了法律禁止的行为,破坏了他人的意思自由。

3. 欺诈行为是损害事实的原因。因为欺诈行为,受害人在财产和精神上遭受损害。

主观要件:

合同欺诈行为是故意为之,表明行为人具有行为能力,并且主观上有过错。

合同欺诈行为的侵权民事责任主要包括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害:

1. 受害人可以主张返还财产,以有利于受害人为原则,决定是否返还,以减少受害人财产损失和浪费。

2. 对于因欺诈行为导致受害人无法实现预期利益或决策失误的情况,应当赔偿损失。

3. 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应适当进行补偿。这种责任制度将最大限度地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并体现了法律的威严。

二、违法行政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干扰了相对人的意思自由,使其表达的意思实际上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行为人的意思。这破坏了合同当事人的平等地位、等价交换原则、自愿性和社会信用。合同欺诈行为使参与交易的人缺乏安全感,导致市场运行缺乏稳定的信用支持。

合同欺诈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包括经济惩罚和市场禁入:

1. 对于违法行为,行为人要承担一定的惩罚性经济义务,通过经济惩罚来强制教育。

2. 对于严重违法行为,要吊销营业执照,实行市场禁入,起到警示作用。

三、犯罪刑事责任

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属于民法和合同法调整范围,承担的是一种民事责任。但如果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行为人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针对破坏性强、非法利益达到一定程度的合同欺诈行为,我国在1997年刑法第224条增设了合同诈骗罪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应该受到刑法制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霸王条款是否构成合同欺诈

    霸王条款与合同欺诈的区别。霸王条款是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不平等格式合同等,用以逃避法定义务和减免自身责任,但并不属于合同欺诈。合同欺诈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因此,虽然霸王条款存在不公平性,但它并不构成合同欺诈。

  • 昌邑法院审结伪造经济合同诈骗案

    昌邑法院审结的一起伪造经济合同诈骗案。被告人李某、王某、魏某因合谋伪造证据骗取村委赔偿款,被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此案经过一审和二审,最终裁定维持原判。

  • 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侵权民事责任、违法行政责任和犯罪刑事责任。其中,侵权民事责任主要包括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害;行政法律责任包括经济惩罚和市场禁入;对于严重的合同欺诈行为,如达到合同诈骗罪的程度,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 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与责任承担

    合同欺诈行为涉及三方面的法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常常发生规范竞合,有时也会出现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三者竞合的情况。合同欺诈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具备侵权民事责任的要件。根据我国《合同法》,通过欺诈手段签订

  • 当事人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的责任
  • 合同欺诈行为处罚办法是怎样的
  • 遇到合同诈骗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