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 > 浅析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及其预防对策

浅析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及其预防对策

时间:2024-11-14 浏览:4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814

合同诈骗的法律特点及手段

一、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

合同诈骗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目前,合同诈骗犯罪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其手段也在不断翻新,案值也逐渐上升。

1. 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财物

犯罪分子为了获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常常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财物来显示自己的履约能力。他们借用他人的财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以此骗取对方的信任。例如,在某合同诈骗案中,被告人在贷款过程中,借用他人的摩托车作为抵押,虚构自己的履约能力,成功骗取贷款。

2. 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证件

为了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签订合同,犯罪分子常常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证件。这些虚假证件可以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用于证明犯罪分子对某项财产享有权利的文件。例如,在某合同诈骗案中,被告人私刻了一家公司的公章,并以该公司业务员的身份与对方签订合同,从而骗取了大量资金。

3. 先履行部分合同或小额合同

为了获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犯罪分子常常在签订合同后先履行部分合同义务,或者签订小额合同。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让对方相信他们有能力履行全部合同义务,从而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例如,在某信用证诈骗案中,被告人为了显示自己有实力,先与对方签订了联营协议并履行部分合同义务,然后要求对方打入大额资金,最后逃匿。

二、预防合同诈骗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打击合同诈骗犯罪,我们需要及时分析其手段和特点,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首先,加强对合同诈骗犯罪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此类犯罪的认识和警惕。

其次,加强对合同签订过程的监管,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此外,加强对票据和证件的审核,防止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和虚假证件。

最后,加强对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犯罪行为。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合同诈骗犯罪的发生,保障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屋租赁合同伪造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房屋租赁合同伪造是否构成犯罪行为。伪造合同属于违法行为,涉及欺骗行为。若利用伪造合同诈骗,需承担刑事责任。签订合同时需确保对方具备主体资格并对合同内容审查。合同伪造构成合同诈骗,可要求返还手续费并进行签名的笔迹鉴定。相关法律知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 共同犯罪中的赃款退缴问题

    共同犯罪中赃款退缴的问题。案情涉及多人共同实施合同诈骗行为,骗取被害人160万元。在退赔责任上,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应按各自违法所得数额退赔,另一种认为应按共同犯罪行为获得的违法所得总额承担连带退赔责任。文章支持第二种观点,并详细分析了其合理性及具

  • 合同犯罪的情形

    合同犯罪的情形,包括合同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等,并介绍了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还提供了合同诈骗的防范措施,建议在签订合同时详细了解对方经营范围、核实人员单位真实性、注意交易过程中的反常现象等,以避免受骗。

  • 合同诈骗罪中的利息问题

    合同诈骗罪中的利息问题,包括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的关系、利息支付义务、刑事责任追究方式等。文章还介绍了合同诈骗罪的不同类型,包括利用合法公司名义进行诈骗、重操旧业者屡屡骗局不败、运用见证手法获得信任等情形,同时提及犯罪分子通过伪造担保票据实施非法获取的

  • 非法集资担保的法律效力
  • 合同诈骗罪的定义和意义
  • 意外险和交通事故是否可重复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