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生效后发现有约定不明确,首先采取什么办法
时间:2024-11-01 浏览:5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们在签订合同之后,有时候会发现合同中有一些约定不明确的条款,这对于合同的履行有着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发生合同纠纷,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也是很多人都需要了解的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生效后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法
一、签订补充协议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1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发现合同中的质量、价款、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可以通过协商签订补充协议,以明确合同的完整内容,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地方,避免双方在事后推卸责任的情况发生。具体而言,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对合同内容进行明确、具体的约定,以便于合同的履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合同中可能存在缺乏条款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因此,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补充协议来弥补这些不足。如果双方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可以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来确定具体的内容。
二、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适用规定
如果在合同中对质量、价款、履行地点、履行方式、履行期限、履行费用等方面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既无法通过协商达成补充协议,又无法按照合同的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可以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2条的规定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质量标准不明确的,如果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应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履行。如果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应按照同类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通常质量标准或符合合同目的特定标准履行。这里所说的通常标准指的是同一价格的中等质量标准。(2)价款不明确的,除非依法必须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否则应按照同类产品或服务在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3)履行地点不明确的,如果是支付货币,则应在接受支付一方所在地履行。如果是交付不动产,则应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对于其他标的物,则应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如果无法立即履行,则应给予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5)履行方式不明确的,应根据标的物的性质或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来履行。(6)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应由履行义务一方承担履行费用。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的补充是在合同成立和有效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合同缺乏成立所必需的条件和必要的条款,或者合同被确认无效或撤销,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补充协议的情况。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购纠纷的管辖权确定方式
网购纠纷的管辖权确定方式。包括协议管辖和法定管辖两方面。协议管辖允许双方书面选择管辖法院,但不能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法定管辖则根据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来确定法院管辖,合同履行地可根据交货方式及是否包邮情况不同而有所变化。《支付宝争议处理规
-
中标后修改合同生效条件
中标后修改合同生效条件的相关法律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标后双方不得擅自改变合同实质性内容,而合同的主要条款变更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合同生效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包括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以及需要办理特定手续方可生
-
房地产买卖合同的生效时间
房地产买卖合同的生效时间及相关问题。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必须符合一般生效要件及特殊生效要件如登记和共有人同意。房屋买卖合同必须登记才能生效,而未经登记的合同不具备生效力。共有人未书面同意的房屋买卖合同并非必然无效,而是效力未确定的合同。文章
-
现金支付是否是借款合同生效的要件
在我国法律下,借款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是借款人收到出借人以现金支付的借款可以作为借款合同生效的依据。此外,文章还阐述了网络民间借贷纠纷的管辖确定问题,包括原告择地诉讼选择权以及合同履行地的确定原则,特别是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的规定。
-
口头买卖合同管辖权的确定
-
合同的定义和法律保护
-
加工承揽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