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生效日期,又称为始期,是指合同发生效力的期限。该期限的作用是延缓合同效力的发生,合同在该期限到来之前,其效力处于停止状态,待期限到来时,合同的效力才发生。
有限期限是指合同的有效时间,一般从合同生效之日开始,到合同终止之时为止。
合同的有效期分为合同的生效和合同的终止。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若双方未约定生效时间,则一般认为是以合同签订之日起生效。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成立之日即为生效时间。
若合同中未约定生效时间,但对合同的生效有附加条件的限制,则以该附加条件达成时为合同生效时间。
合同生效意味着双方当事人享有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承担合同中约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合同。一旦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寻求法律保护。合同生效后,对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也具有法律约束力,第三人(包括单位、个人)均不得对合同当事人进行非法干涉,合同当事人对妨碍合同履行的第三人可以请求法院排除妨害。合同生效后,合同条款成为处理合同纠纷的重要依据。因此,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合同生效是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实现预期目标必然要追求的结果。
若未约定合同的终止时间,则判断合同是否终止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般意义上的合同终止时间通常为合同约定的合同义务履行完毕。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另一方无法履行或无法完整履行合同义务的,或对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可随时解除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一方过失或故意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的,另一方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
因不可抗力使合同无法履行的,可终止合同。
公司管理制度中的合同审查与履行过程。合同签订需由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参与,遵守法律原则和统一文本,明确各方权责。合同审查需经多层审批,包括部门负责人、法律顾问等,必要时需上报主管机关或鉴证。合同履行需遵循法律约束力,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如遇变更或解除合同
不同合同类型的生效时间判断方法,包括依法成立的合同、需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合同以及附有条件或期限的合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确定合同成立的时间的一般规定以及合同书形式、确认书形式、实际成立的情况。
网上贷款未到账时合同是否生效的问题。在网络借贷中,如果贷款未能成功发放到借款人账户,则该贷款合同视为无效。依照合同措辞及相关法律规定,贷款只有在实际放款后才能正式生效。若贷款机构未执行放款操作,构成单方面违约,合同无法产生效力。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借款
三方合同的生效期问题。三方合同从签订时起即开始生效,只要采取书面形式签订并每个人签字、盖上公章或摁下手印,协议就算正式成立。合同成立后即可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此外,文章还涉及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合法性和银行工作中签订三方合同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