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审查是对合同文件本身的审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部分:包括合同名称、编号、双方当事人和鉴于条款。
2. 正文部分:包括从第一条到最后一条的内容。
3. 签署部分:即双方签字盖章和签署时间。
形式审查的目的是检查合同是否具备这三个部分,以及它们是否完整,并且是否存在前后矛盾的地方。常见的错误包括:当事人名称不一致、不完全、错误或矛盾,合同名称与实质内容不符,签署时间前后不一致,地址、法定代表人错误等。
此外,形式审查还要检查合同是否附有对方营业执照、其他证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书等相关材料,并且检查这些文件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实质审查主要针对合同正文进行,这是合同最关键的内容,包括:
1. 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合法。
2. 合同内容是否公平,是否严重损害集团公司利益。
3. 条款内容是否清楚,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或严重隐患、陷阱。
在经过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审查后,一些初级的问题通常已经得到解决。然而,为了防止出现重大遗漏和差错,进行第三步就显得十分必要。
1. 沟通:与合同经办人、起草人甚至对方进行沟通,就合同谈判、协商及合同目的等内容进行交流。对于合同条款中不清楚或含糊的条款,需要他们提供明确的解释和说明。
2. 参照:找到与所审查的合同相关的国家合同示范文本、行业推荐的示范合同文本、企业的合同范本等,对照条款和内容上的重大差别,分析或询问原因。
3. 找法:寻找法律依据,对照合同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来判断送审的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合理、可行。需要确定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如何修改,并寻找肯定或否定的法律依据、司法实践依据和经济依据。对于已知的合同,要查阅合同法总则和分则对该合同的专门规定;对于未知的合同,更需要审慎行事。
二手房买卖合同中卖方代签的法律效力及相关的合同条款。内容包括:当事人信息的详细规定、标的物合同中产权归属的明确、价款及付款方式的约定、履行期限和方式的明确、违约责任的具体化、解决争议的方式、合同生效条款、合同中止、终止或解除条款,以及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不同合同类型的生效时间判断方法,包括依法成立的合同、需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合同以及附有条件或期限的合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确定合同成立的时间的一般规定以及合同书形式、确认书形式、实际成立的情况。
网上贷款未到账时合同是否生效的问题。在网络借贷中,如果贷款未能成功发放到借款人账户,则该贷款合同视为无效。依照合同措辞及相关法律规定,贷款只有在实际放款后才能正式生效。若贷款机构未执行放款操作,构成单方面违约,合同无法产生效力。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借款
三方合同的生效期问题。三方合同从签订时起即开始生效,只要采取书面形式签订并每个人签字、盖上公章或摁下手印,协议就算正式成立。合同成立后即可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此外,文章还涉及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合法性和银行工作中签订三方合同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