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经济合同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法律约束力的经济合同。为了避免签订无效经济合同,当事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签订经济合同时,双方主体必须合法,符合经济合同法规定的主体范围。只有双方都具备合格的主体,才能有签约资格。
经济合同的标的和合约条款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只有合法的合同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签订经济合同时,应严格遵守经济合同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各种证明材料应该齐全,如营业执照正本或副本、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法人授权委托书等。如果合同规定需要鉴证或审批,应按照相应程序进行。合同签订完毕后,双方当事人应当签字并加盖合同专用章或公章。
此外,经济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无法及时清结,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对于国家和省已有统一合同文本的合同,应使用统一的经济合同文本。同时,文字表述要准确,对于争议解决方式,双方约定应明确清晰,以避免产生无效条款。
对于不涉及违法行为或一般违法行为造成的无效经济合同,可以采用返还、赔偿、追缴财产等方法进行处理。
(1) 返还财产:有过错的一方应将从对方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使财产关系恢复到合同签订以前的状态。如果标的物仍然存在,应将原物返还给对方;如果标的物已不存在或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有过错的一方可以用赔偿损失的方式进行抵偿。
(2) 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在造成经济合同无效并给对方造成损失时,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无效合同是双方共同过错引起的,责任的大小、主次、轻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赔偿。
(3) 追缴财产:对于故意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采取追缴财产的惩罚手段。如果双方都是故意的,应追缴双方已经取得或约定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库所有。如果只有一方是故意的,故意方应将从对方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非故意方已经取得或约定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追缴,收归国库所有。
对于涉及严重违法行为的无效经济合同,需要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合同无效后的财产返还问题。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后应返还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如无法返还原物则进行折价补偿。若双方均有返还义务,存在重合部分可相互冲抵。
合同无效时是否需要提起撤销的问题。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合同无效不一定需要提起撤销合同诉讼,因为无效合同遭受损失的一方可以要求过错方赔偿损失。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形以及合同无效与合同解除的区别。
新《公司法》下中介机构的赔偿责任采取过错推定原则的相关内容。中介机构的职员因过错给承租人造成损失,中介机构需承担责任。同时,如果中介机构提供不实信息或存在欺诈行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中介机构需事先核实资料,如因出租人提供的信息有误
单位以员工严重违纪辞退,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