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必须通过法院起诉
根据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债权人不能仅凭单方意思表示来使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行为产生法律效力变化。债权人必须通过司法程序,通过法院的判决来实现撤销权的行使。2. 提起诉讼时需要证明:
债权人在起诉时需要证明以下几点:首先,债权人对债务人拥有有效的债权;其次,债务人已经进行了财产处分的行为;第三,债务人的财产处分行为是不正当的;第四,财产处分行为发生在债权成立之后。至于财产处分行为是否影响了债务人的清偿能力,这一举证责任则在债务人身上。由于公民的私有财产属于个人隐私,债务人对自己的清偿能力的认知程度要远高于债权人。因此,如果债务人认为其财产处分行为并没有影响其清偿债务的能力,那么他应当提供证据证明自己还拥有其他足以履行债务的财产。3. 撤销权的行使只能确认财产转让行为的无效
债权人在行使撤销权时,只能要求确认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财产转让行为无效,而不能直接要求受偿。根据民法理论,撤销权的目的是保护所有债权人的利益,撤销权行使后所返还的财产是全体债权人共同担保的,由一般债权人平均受偿。撤销权的实现只是使债务人的财产恢复原状,至于债权人要获得清偿,必须另行向债务人提出请求。恶意转移财产行为的法律后果及债权人的维权途径。包括债权人可以提起撤销权之诉,要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恶意行为,维护债权实现;以及债权人可以提起公司人格否认之诉,要求法人个人和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债权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提起诉讼。
签订财产协议、赠与协议的相关要点和法律规定。财产协议应采取书面形式,只要双方签字即具法律效力;履行协议时,应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并约定违约金。赠与合同公证后不可撤销,但赠与人在财产权转移前可撤销赠与,建议约定违约金。未还清房贷的房屋不可加名,加名产权比例
合同私自修改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合同法,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合同,特别是在受欺诈、胁迫等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同时,当事人需注意撤销权的消灭情形,无效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我国赠与合同的强制履行问题。赠与合同不能直接强制执行,受赠人可在赠与人违约时向法院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赠与人在财产转移前可撤销合同,但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或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除外。受赠人如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等情形,赠与人可撤销赠与。关于赠与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