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可变更、撤销合同 > 何时适用情形变更原则的法律指导准则

何时适用情形变更原则的法律指导准则

时间:2024-01-04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6641
在实际合同的履行中,由于情况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会导致合同履行出现问题,那么何时适用情形变更原则,关于什么是合同中的情形变更的责任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什么是合同中的情形变更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合同中的情形变更

一、情事变更原则的定义

情事变更原则是指在合同订立后,当事人无法预见且无法克服的情况下,导致合同的基础发生变化,使得合同履行失去意义或导致当事人利益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应允许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情事变更原则的目的是消除因情事变更而产生的不公平后果,实质上是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的延伸。

二、适用情形变更原则的时机

情势变更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导致合同的基础发生变化,使得当事人在合同订立时无法预见且无法克服的结果。如果继续执行原合同的法律效力将导致不公平且违背诚实信用原则,那么可以认定原合同也应相应发生变更。

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存在客观事实的情势变更,这是适用该原则的前提条件。这里的"情势"指的是作为合同成立基础或环境的客观情况。一般来说,指的是国家经济政策、社会经济形势等客观情势。"变更"指的是这些客观情形发生了异常变动,但这些变化应是一般性的、正常的变化,如价格的正常涨跌并不构成情势变更。
  2. 情势变更的事实发生在合同生效之后,履行完毕之前。如果合同无效,可以直接适用无效处理原则,即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可以不履行双方签订的合同,因此不存在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必要。如果合同尚未生效就发生情势变更,当事人可以重新协商合同条款,基于新的情势订立合同。如果合同已经履行完毕,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终结,无论情势如何变更,也不会导致不公平的后果。
  3. 情势变更是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如果客观情势的变化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能够预见的,或者在履行合同中可以避免或克服的,那么不符合适用该项原则的条件。如果当事人对情势变更没有预见但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判断当事人应当能够预见,那么当事人仍然不能主张情势变更。如果一方预见而另一方没有预见,应区分善意和恶意的情况,对善意方应允许主张情势变更。
  4. 情势变更导致合同履行明显不公平。因客观情势的变动,合同的基础动摇,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严重失衡,如果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将产生明显且严重不公平的后果。如果客观情势的变化给当事人履行合同带来的不公平是轻微的,则不适用该项原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终止的效力体现

    合同终止后的效力体现,包括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消灭、合同附随义务的发生和履行、遵循诚实作用原则、特定权利和条款仍然有效,以及合同失去法律上的效力等。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进行手续清理,包括返还和注销负债字据等。同时,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通知、协助和保密

  • 建设工程承包的法律原则

    建设工程承包的法律原则,包括承发包双方依法订立书面合同并全面履行合同义务的原则、建筑工程发包承包实行以招标、投标为主的原则以及禁止承发包双方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原则。要求遵守相关规定,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以确保择优选择承包单位并防止不正当手

  • 后合同义务的法律知识

    合同关系终止后当事人应履行的后合同义务,包括告知或通知义务、保密义务、协作或协助义务以及保护、注意义务。这些义务都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权益而设立。例如,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告知对方有关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保守对方的秘密,并

  • 如何证明私自修改合同

    合同私自修改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合同法,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合同,特别是在受欺诈、胁迫等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同时,当事人需注意撤销权的消灭情形,无效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原则
  • 撤销权的效力除斥期间
  • 合同履行地的确定原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