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抗辩权 >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原则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原则

时间:2025-05-19 浏览: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1627
同时履行抗辩权具体是有哪些要求

一、必须有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双务合同,因为它依赖于双方当事人的债务之间的关联性。只有当双方当事人的债务基于同一双务合同而产生时,才能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如果双方当事人的债务不是基于同一双务合同而产生,即使在实际上存在密切关系,也不能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因此,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必须满足双方当事人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的条件。这里的债务首先应为主给付义务。当从给付义务的履行与合同目的的实现密切相关时,也应认为它与主给付义务之间存在关联性,从而产生同时履行抗辩权。双方互负的债务应具有对价关系,该对价关系并不要求客观上的等值,只要双方当事人主观上认为等值即可。

二、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目的是使双方当事人的债务同时履行,因此只有当双方的债务同时到期时,才能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如果一方当事人有先履行的义务,那么同时履行抗辩权不适用,而应适用不安抗辩权或先履行抗辩权。

三、对方未履行债务或未提出履行债务

当原告要求被告履行债务时,原告必须已经履行或提出履行自己的债务,否则被告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然而,如果原告未履行或未提出履行的债务与被告所负的债务没有对价关系,被告仍然不能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当原告的履行不适当时,被告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但如果原告已经部分履行,被告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被告不能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

四、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目的是促使双方当事人同时履行债务。如果对方当事人的对待给付已经不可能实现,那么同时履行的目的也就无法达到,此时不会引发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问题,而应由合同解除制度来解决。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依据在于双务合同中债权债务的成立关联性,一方债权债务不成立或不生效,另一方债权债务也不成立或生效。成立的关联性决定了履行的关联性,双方当事人应同时履行自己所负的债务,一方未履行或未提出履行前,另一方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区别三大抗辩权的要求

    合同法中的三大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这些抗辩权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如合同中的先后履行顺序、对方的履行情况和是否存在不安抗辩的情形等。这些抗辩权的设置可以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使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对抗对方的请求权

  • 工作地点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必须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合同尚未履行完毕的有效时间内进行变更,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内容必须合法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采用书面形式并明确条款和生效日期。任何一方提出变更要求都应及时处理,避免因

  • 单位变动职工岗位的法律规定

    单位变动职工岗位的法律规定。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单位在变更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循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并符合法律程序。单位因生产工作需要变动职工岗位时,必须与职工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若无法达成协议,单位应履行原劳动合同。单位无权随意降低职工工资待遇,员

  • 能否放弃一般抗辩权

    放弃一般抗辩权的可行性和风险。保证人作为权利的持有者,可以选择放弃抗辩权,但这样做可能在未来追偿过程中面临困难。一般抗辩权是保证人在面对债权人请求时的一种防御性权利,具有多种属性。放弃抗辩权是法律赋予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但必须符合法律原则。

  • 债务人抗辩权的定义和法律依据
  •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原则
  • 合同履行地的地域管辖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