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签订合同时,通常在送货单上加盖的是送货方的出库章,而合同章是用于签订合同时加盖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三十二条【合同成立时间】: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第三十五条【书面合同成立地点】: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第三十七条【合同书与合同成立】: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根据《合同法》第93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立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根据该条,约定解除又可分为协商解除和约定解除权的解除。
协商解除是指合同生效后,在完全履行前,合同双方通过协商解除合同的行为。约定解除权的解除是指合同中约定一方享有解除权,当解除合同的条件成立时,该方当事人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的行为。
协商解除与约定解除权的解除的区别在于:
1. 协商解除协议属于事后协议;约定解除权协议属于事前协议,即在订立合同时即确定。
2. 协商解除的实质是以一份新合同替代原合同,协商解除生效后,原合同即被解除;约定解除权的解除只有在约定的解除条件成立且权利人行使解除权时才生效。
法定解除是指当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条件出现时,一方当事人行使解除权使合同关系消灭的行为。
根据《合同法》第94条规定,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可以解除合同:
1.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其中,第一种情况需同时符合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且导致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第二种情况属于预期违约,即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第三种情况中的“合理期限”一般应根据债务履行的难易、履行所必要的时间或交易习惯等因素加以确定。
股权转让纠纷中阴阳合同的认定。在股权转让过程中,股东应注意遵守公司法规定,股权转让涉及阴阳合同可能导致法律纠纷。阴阳合同旨在逃避税务,法院会根据双方行为、证据和真实意图认定。若存在阴阳合同,阳合同无效,以阴合同为准,签订阴阳合同可能构成合同欺诈并承担
疫情下合同履行的问题,特别是租房合同的解除条件。如果只是暂时影响合同履行,可以通过延期履行实现合同目的,不能解除租房合同。只有在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如因疫情导致无法使用期限超过租期的大比例时间或超过租期,当事人才能解除合同。根据《合同法》
应当采用书面合同而未采取时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类合同除特殊规定外通常被视为无效。合同无效后需返还财产或进行补偿。同时,文章还列举了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违反法律行政法
引起永久抗辩权的因素,包括不可抗力、债权人过错、已过时效期限和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等。其中不可抗力是无法预见、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导致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债权人过错指因债权人原因导致的不履行或不当履行合同;已过时效期限指权利被侵犯者在法定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