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在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仍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
相对人根据一定的事实,合理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并在此基础上与行为人签订合同。相对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1)被代理人的行为,如被代理人知道行为人以本人的名义签订合同而不作否认表示;2)相对人有正当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如行为人持单位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等情况。
相对人在主观上是善意的,并且没有过失。标准是相对人不知道行为人没有相应代理权。如果相对人明知或应当知道行为人为无权代理人仍与其订立合同,不构成表见代理,是无效的,由此给被代理人造成的损失由相对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
无权代理人代理被代理人与相对人签订的合同具备有效合同的一般条件,本身不具有无效或被撤销的内容。否则,该合同应按无效或可撤销的合同处理。根据《合同法》第49条的规定,如果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该代理行为是有效的。这与民法通则第66条的规定“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的规定相通。但与民法通则第66条的规定不同的是,后者指的是无权代理及其后果。效力待定的合同是因为行为人虽然没有代理权而与相对人签约,但行为对被代理人有利,被代理人可能追认而构成效力待定的合同。
根据我国合同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补救措施:
限制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后,合同有效且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无权代理人在被代理人追认后,合同有效。
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在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人取得处分权后,合同有效。
因此,效力待定合同的补救措施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权利人行使追认权;二是无处分权人取得处分权。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借款合同履行的证明以及合同效力的认定。合同中规定了合同履行的原则、义务及借贷合同无效、有效和部分无效的情况。对于利率和复利问题,也给出了具体的解释和处理方式。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出借人在交付本金时预先扣除利息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传真合同的法律效力和证据种类。传真合同根据《合同法》规定,只要不违反相关规定,即为有效。传真合同作为证据使用时,需与其他证据共同佐证。同时,传真合同存在保留时间短、对原件认定不统一、易造假等法律风险,为此需尽量避免使用传真方式签订合同,并妥善保管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效力待定合同的认定,主要包括限制民事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和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的合同。对于前者,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能生效;对于后者,在被代理人追认前不具备效力,但如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具备代理权,则
抵押担保在借款合同中的应用,包括共同抵押和重复抵押的效力认定以及第三人提供抵押担保的效力认定。共同抵押指多个财产共同担保同一贷款,重复抵押需确保所担保债权累计不超过抵押物价值。第三人提供抵押担保时,债权人应在诉讼时效内行使权利,否则法院不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