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裁决是特定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授权进行的裁决活动,不同于司法机关。只有那些具备特定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对其管理职权相关的民事纠纷进行裁决。
行政裁决的前提是当事人之间发生了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扩大,行政机关获得了对民事纠纷的裁决权。然而,行政机关参与民事纠纷的裁决并非涉及所有民事领域,只有在民事纠纷与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情况下,行政机关才能对该民事纠纷进行裁决,以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
行政裁决是依据申请进行的行政行为。当争议双方发生纠纷后,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特定的行政机关申请裁决。行政机关不能自行启动裁决程序,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行为。行政裁决具有准司法性质,既是行政机关行使裁决权的活动,具有法律效力。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裁决职责时,以第三方的身份居间裁决民事纠纷,具有司法性质,同时又以行政机关的身份裁决争议,具有行政性质。因此,行政裁决具有司法性和行政性的特征,被称为准司法性。
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对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裁决,是对已经发生的民事纠纷依职权作出的法律结论。这种行政裁决具有具体行政行为的基本特征。除非属于法定终局裁决的情形,否则当事人对行政裁决不服引起的纠纷属于行政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房屋拆迁行政裁决是指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依法采取行政手段对补偿安置争议进行裁决与决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主管部门在受理裁决申请后,会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将进行裁决。然而,以下情形之一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房屋拆迁行政裁决是根据拆迁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和请求,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的。裁决补偿价格的依据主要是评估报告和商品房交易均价。一旦拆迁行政裁决依法送达后生效,拆迁当事人应自觉履行。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60日内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9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复议和诉讼期间,拆迁的执行不会停止。如果拆迁人按规定向被拆迁人提供了补偿货币或安置房屋,被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拆迁。
土地抵押登记的流程,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地价评估与合同签订,抵押登记申请及审查过程,以及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和变更登记等环节。其中,针对不同取得方式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详细阐述了地价评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时,也介绍了申请抵押登记所需提交
土地抵押后的买卖问题,包括抵押期间转让抵押物的规定和注意事项。根据《物权法》和《担保法》的规定,抵押人需征得抵押权人同意才能转让抵押财产,转让时需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该物已抵押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土地抵押登记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包括委托评估机
土地抵押贷款的具体流程。首先,根据所需贷款额度和银行抵押率确定抵押物评估总价值。接着,咨询不动产评估机构对目标抵押物进行评估,并计算所需抵押物面积。之后,在CAD规划图上绘制符合银行抵押贷款条件的土地区域,并进行土地测绘和抵押物评估。然后,携带相关证
国土资源部将重新修订《土地管理法》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修订将关注土地权利制度、不动产登记制度、征地制度和土地市场制度,目的是保障人民权利并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修订工作已启动,预计进展迅速,将按照《决定》中的精神进行,目标是建立严格、规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