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抵押 > 房屋拆迁的行政裁决是怎样的

房屋拆迁的行政裁决是怎样的

时间:2023-10-19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731

行政裁决的特征

1、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

行政裁决是特定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授权进行的裁决活动,不同于司法机关。只有那些具备特定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对其管理职权相关的民事纠纷进行裁决。

2、行政裁决的民事纠纷与行政管理有关

行政裁决的前提是当事人之间发生了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扩大,行政机关获得了对民事纠纷的裁决权。然而,行政机关参与民事纠纷的裁决并非涉及所有民事领域,只有在民事纠纷与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情况下,行政机关才能对该民事纠纷进行裁决,以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

3、行政裁决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行政裁决是依据申请进行的行政行为。当争议双方发生纠纷后,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特定的行政机关申请裁决。行政机关不能自行启动裁决程序,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行为。行政裁决具有准司法性质,既是行政机关行使裁决权的活动,具有法律效力。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裁决职责时,以第三方的身份居间裁决民事纠纷,具有司法性质,同时又以行政机关的身份裁决争议,具有行政性质。因此,行政裁决具有司法性和行政性的特征,被称为准司法性。

4、行政裁决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对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裁决,是对已经发生的民事纠纷依职权作出的法律结论。这种行政裁决具有具体行政行为的基本特征。除非属于法定终局裁决的情形,否则当事人对行政裁决不服引起的纠纷属于行政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什么是房屋拆迁行政裁决?

房屋拆迁行政裁决是指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依法采取行政手段对补偿安置争议进行裁决与决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主管部门在受理裁决申请后,会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将进行裁决。然而,以下情形之一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1. 对拆迁许可证合法性提出行政裁决申请的;
  2. 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不是拆迁当事人的;
  3. 拆迁当事人达成补偿安置协议后发生合同纠纷,或者行政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事由再次申请裁决的;
  4. 房屋已经灭失的;
  5. 市主管部门认为依法应当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房屋拆迁行政裁决的程序

房屋拆迁行政裁决是根据拆迁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和请求,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的。裁决补偿价格的依据主要是评估报告和商品房交易均价。一旦拆迁行政裁决依法送达后生效,拆迁当事人应自觉履行。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60日内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9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复议和诉讼期间,拆迁的执行不会停止。如果拆迁人按规定向被拆迁人提供了补偿货币或安置房屋,被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拆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调查中的注意事项

    调查中的注意事项。调查人员需至少两人以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调查时需主动出示执法证件,防止非法执法活动;被调查者在被询问和签署笔录时应保持谨慎态度,避免恐惧和错误回答,发现笔录内容不符时要及时要求修改,签字时需细心,以防被误导添加内容。

  • 征地拆迁内部纠纷怎么办

    征地拆迁引发的内部纠纷的解决方法。涉及家庭成员对拆迁补偿分配、安置方案及拆迁意愿的差异化观点,可通过协商、调解和行政裁决等方式解决。同时,被征收方在征地拆迁时可申请补偿款,包括房屋价值、搬迁、临时安置及停产停业损失赔偿,可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置换方

  • 国家动迁赔偿标准

    本文介绍了国家动迁赔偿标准,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等内容。同时,还介绍了拆迁补偿纠纷的处理方法,包括行政裁决、司法强制和民事仲裁或民事诉讼等途径。最后,文章提到了拆除补偿的法律依据,即《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总之,对于拆迁

  • 公房拆迁谁能获得补偿款

    在存在公房租赁关系的公房拆迁中,拆迁补偿款归承租人所有。《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第十三条规定,拆迁租赁房屋的,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在确定了公房承租人之后,拆迁补偿款的归属与继承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承租人若是在

  • 房屋拆迁纠纷的诉讼类型
  • 《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解读
  • 申请拆迁行政裁决的条件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