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买卖合同纠纷诉讼中,双方各自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在待证的事实真伪不明时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后果。换言之,如果当事人对某一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但其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该事实,法官就会推定该事实不成立。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的规定,合同纠纷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如下:
1. 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2. 对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3. 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此外,在附条件合同中,当事人主张因条件成就或不成就而产生的权利时,应当就该条件成就或不成就而获得权利的事实承担证明负担。在附期限的合同中,主张该合同权利的当事人,应当就该所附生效期限、终止期限的存在和届至、届满的事实承担证明。
诉讼是双方当事人证据的较量。一方提起诉讼时,必须对其主张的事实举出证据进行证明。
对于合同违约诉讼,原告方必须对以下事实作出证明:
1. 原被告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
2. 被告行为违约;
3. 被告的违约行为给原告方造成损失;
4. 原告的损失与被告的违约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其中3和4项仅限于要求被告赔偿损失的案件。
为此,原告必须提供以下证据:
1. 双方订立的合同;
2. 在原告履行义务时,对方签发的收据、发票或其他书面证据;
3. 对方商品的验收记录或鉴定结论;
4. 能证明被告方违约的所有证据;
5. 原告遭受损失的证明,如额外支出的费用;
6. 其他相关证据材料。这些证据材料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提供。
合同纠纷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由具体情况来决定。关于合同违约的证据提供问题,上文已做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实践中,如果您决定提起诉讼解决合同纠纷,应重视举证问题,做好证据收集工作,以在诉讼中占据有利地位,降低败诉的风险。如果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建议咨询合同纠纷领域的专业律师,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一起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件。借款人刘某未按时还款,担保人崔某也未履行担保责任,引发争议。争议焦点在于崔某的保证责任方式。评析指出,虽然借条上注明崔某为一般保证,但法律解释认为该注明不具备法律上的意义。最终根据担保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认定崔某应承担连带责任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中止履行情况及其后续处理方式。当一方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合同时中止履行,需承担违约责任。中止履行的条件是当确切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合同时,可以暂时中止,但应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后,中止方应恢复履行。若无确切证据而擅自中止
委托合同终止后的法律效力问题。在委托合同终止后,根据不同情况,受托人需要承担不同的义务。如果解除委托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解除合同的一方应承担损失赔偿责任。若委托人或受托人因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等原因导致合同终止,其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等需采取措
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双务合同中行使后履行抗辩权的正确方式。双方互负债务,且债务的履行有先后顺序。先履行一方如不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后履行一方可行使抗辩权,但应确保所拒绝的履行义务与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义务保持对价性,超出范围则需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