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承揽业务中,质量约定不清或仅口头约定质量是需要避免的,因为一旦发生纠纷,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规避法律风险,质量条款必须具体明确。例如,在约定成品厚度时,应明确以哪些点的测量结果为准,是测量某一个点还是多个点;是取平均值还是上下限值;厚度的标准误差率是多少;质量验收时期及次品处理方式(拒收还是降低加工费)等。所有细节都需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以免遗漏任何问题。如果质量以样品为准,除了双方封存样品外,还应有书面材料描述样品质量,以防样品丢失、自然损坏或对样品内部质量产生异议而引发纠纷。
原材料可以由定作方或承揽方提供。无论哪方提供,都应明确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特别是在定作方提供原材料的情况下,承揽方更应注意对原材料的质量验收,只有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如果承揽方因保管不善而造成定作方提供的原材料及成品毁损或灭失,承揽方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此,承揽方应提高对材料风险的意识。
承揽合同可能会产生法定的留置权。因此,在定作方订立合同时,应特别注意由于自身资金周转不灵而导致承揽方行使留置权带来的连锁风险。建议在资金周转困难时期,定作方除了延长付款期限外,还可以另行约定承揽方不得行使对加工后的成品或定作方提供的原材料的留置权。合同法规定,当双方另有约定承揽方不行使留置权时,应按照约定执行。
加工后的成品一般有两种交货方式:一是由定作方在承揽方仓库提货,二是由承揽方将货物送到双方指定的地点。这两种方式在货物毁损或灭失的风险上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双方应谨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交货方式。
承揽方在订立合同时应合理预见“定作方依法随时解除承揽合同”、“中途变更承揽要求”所带来的损失,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人力及设备组织加工。
定作方应认真审议自己提供给承揽方的图纸或技术方案。然而,当承揽方对图纸和技术方案提出异议时,应及时核实情况、组织论证并完善方案。切勿拖延推诿,否则将承担承揽方因此产生的窝工、设备租赁、生产线闲置等相关损失。
甲方委托乙方加工系列产品的合同内容,包括双方责任、付款方式、交货地点、验收标准、违约责任等条款。甲方提供加工品款式、数量、技术要求等,乙方严格按照甲方要求进行代加工活动。合同规定了争议解决办法和其他未尽事宜的处理方式。
一家大酒店与广告公司的印刷品加工承揽合同纠纷。合同未明确验收标准和质量异议期限,酒店方在使用中发现质量问题后拒付余款并反诉要求退货。律师根据法律规定,指出酒店方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质量异议的证据应视为怠于通知,并承担相应后果。定作人应当及时验收工作成果
加工承揽合同的基本内容,包括承揽方与定作方的信息、加工成品的要求、质量要求、原材料的提供办法、技术资料和图纸的提供办法、价款或酬金、验收标准和方法等。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各项条款,以避免纠纷。
合同履行地的地域管辖范围及确定合同履行地的约定管辖法院的注意事项。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不同类型的合同有不同的履行地确定原则。同时,在约定管辖法院时,需注意书面表达、选择范围和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