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的防范

时间:2024-10-29 浏览:5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8809

医疗纠纷的定义与解决

医疗纠纷是指患者、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之间对于诊疗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存在争议,需要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的事件。

医疗纠纷的成因

1. 责任心不强

(1) 病历记录缺陷:包括病史询问不详、对病情变化和处理方案记录不及时、不全面、未对病人进行检查、凭主观想象编写病历或病案、手术过程记录与病人病情和实际不符、特殊检查、治疗、手术前的病历讨论及与病人家属交待病情谈话记录不全面。

(2) 检查和观察病人不认真、不仔细、不全面、不及时,尤其是值班医生、护士对病人主诉和家属反映不耐心、不重视。一旦病人病情变化,发生严重后果,成为病人家属投诉医院延误治疗的主要内容。

(3) 治疗计划制定草率,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或病人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盲目自信,不请示,不汇报,不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4) 对危急重疑难病人以不是本科疾病为由,互相推诿,不积极抢救,造成不良后果。

(5) 执行医嘱不认真、不及时、粗心大意,如发错药、打错针、输错血,造成治疗错误。

(6) 检查报告描述不清楚,结果不准确,如张冠李戴,对有疑问的报告结果不复查、不分析,造成诊断治疗失误。

(7) 丢失重要医疗诊治资料,如病历、检查报告单、X片、病理腊块、标本等。

(8) 术后主刀医生外出,不做交代,不做记录,病人出现紧急情况,影响及时抢救治疗。

2. 技术水平有限,临床经验不足

(1) 医学知识掌握不全面,对某些疾病鉴别、诊断、认识不足,对病情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未能及时会诊和转诊治疗。

(2) 对疑难病症治疗手段和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复杂性、风险性认识不足和缺乏操作经验,不能有效地防范和减少并发症,治疗效果不满意。

(3) 缺乏药理知识,用药适应症选择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准确,未能采取防范药物副作用的有效措施。

(4) 不能正确理解或简单照搬检查报告结果,不结合临床实际中的情况,造成误诊误治。

(5) 实习、进修医务人员临床经验不足,执行医嘱和治疗措施处理不当。

3. 规章制度不落实

没有按规定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历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急重症病人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人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

4. 违反诊治操作常规

5. 非医疗行为引起纠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茶叶收购合同

    茶叶收购合同的细节问题。合同内容包括茶叶品名及数量、结算办法、交售地点、质量标准、产品质量、特殊约定、违约责任和合同份数等条款。双方商定乙方向甲方交售茶叶,结算方式为批货批款、当天兑现。合同强调甲乙双方的义务和责任,包括执行国家样价政策、按质论价、保

  • 石材供料合同

    一份石材供料合同的细节,涉及合同双方的信息交换和履约风险评估,以及对石材质量、色差、加工、供货期限和交货方式的具体规定。甲乙方在签订合同时需对乙方的签约资格和履约能力进行审查,确保乙方的可靠性和信誉度。合同明确了石材的质量要求、加工制作责任、供货期限

  •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王某某之间的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被告王某某因脑血肿在原告处接受医疗治疗,产生医疗费46,049.26元,尚欠8,126.63元未支付。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被告分期偿还医疗欠款及负担受理费的协议。

  •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的相关规定和处理方法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的相关规定和处理方法。文章介绍了医疗服务合同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的处理。患者因医疗机构违约造成损害时,可提起违约之诉并要求赔偿。法律依据主要是合同法,患者需向法院提供证据以支持索赔。处理方法要求患者提供证据和证

  • 乙方与甲方会所签单消费协议
  • 出现医疗事故后,医院怎么办
  • 医疗纠纷的防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