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9月1日起,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开始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医务工作者,面对这一制度下的“举证倒置”,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责任。我们时刻担心一句话或一个环节可能引发纠纷,就像在“梅花桩”上行医,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在新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呢?
首先,我们需要增强法律意识,转变观念。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和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新的医患关系正在逐步建立。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更高。一旦认为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就可能引发医疗纠纷。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学法懂法,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行医。尤其要对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逐条逐句地理解和掌握,依照条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是需要我们救助的有血有肉的患者。我们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技术,即医德和医技。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学习,并且需要有爱心。一个技术再好的医生,如果缺乏爱心和责任心,对待患者态度差,也很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中,很多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言行不当造成的。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往往是在清醒或半清醒状态下,可能会听到一些但不完全理解的话语。如果术后出现不良后果,患者可能会将术中听到的话与之联系起来,从而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手术人员应密切配合,注意掌握说话的分寸,尽量使用手势示意或轻声说话。避免闲聊、说笑以及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与患者或家属的各类谈话一定要详细,并避免使用绝对化的语言。尤其在麻醉工作中,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的观念,高度警惕。在术前的麻醉谈话中,我们应该慎重行事,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清楚。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因此医务人员在书写病历和各种记录单时,要更加严格和规范,严禁涂改、伪造等行为。我们应该加强书写病历的基本功训练,提高病历质量,确保病历客观完整,为医疗事故责任的判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抢救病人和突发情况面前,医务人员更应注意言行等方面的规范。例如,当急需其他科室的医生会诊而不能及时赶到,或者急需一些急救仪器却不能及时到位时,我们绝不能当着患者家属的面责怪或埋怨。这时,我们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快速反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使所需仪器设备到位,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茶叶收购合同的细节问题。合同内容包括茶叶品名及数量、结算办法、交售地点、质量标准、产品质量、特殊约定、违约责任和合同份数等条款。双方商定乙方向甲方交售茶叶,结算方式为批货批款、当天兑现。合同强调甲乙双方的义务和责任,包括执行国家样价政策、按质论价、保
一份石材供料合同的细节,涉及合同双方的信息交换和履约风险评估,以及对石材质量、色差、加工、供货期限和交货方式的具体规定。甲乙方在签订合同时需对乙方的签约资格和履约能力进行审查,确保乙方的可靠性和信誉度。合同明确了石材的质量要求、加工制作责任、供货期限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王某某之间的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被告王某某因脑血肿在原告处接受医疗治疗,产生医疗费46,049.26元,尚欠8,126.63元未支付。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被告分期偿还医疗欠款及负担受理费的协议。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的相关规定和处理方法。文章介绍了医疗服务合同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的处理。患者因医疗机构违约造成损害时,可提起违约之诉并要求赔偿。法律依据主要是合同法,患者需向法院提供证据以支持索赔。处理方法要求患者提供证据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