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见代理和犯罪有没有关系
时间:2024-09-03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表见代理也是一种无权代理,但是由于第三人是善意的,并且有理由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权,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利益,法律规定表见代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那么,表见代理和犯罪有关系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表见代理与犯罪的关系
表见代理是一种民事纠纷,一般情况下与犯罪没有直接关系。
表见代理的一般特征
表见代理的一般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 无代理权人必须以本人名义进行法律行为和法律意义的行为。这意味着无代理权人必须出示能够证明自己具有代理权的授权书或声称代理本人的行为。当然,这里的授权书是虚假的,否则就构成有权代理。
- 无代理权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有些学者认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代理他人办理事务一般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因此不具备表见代理的可能性。然而,我认为,在表见代理中并不能仅仅确定代理人必须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就像学者们在代理人的行为能力上达成的共识一样,即使代理人是限制行为能力的人,也可以成为代理人。原因是代理的效力由本人承担,代理人不因其代理行为而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不会产生对其有利或无利的问题,因此限制行为能力的人也具备代理人的资格。在实践中,将代理权授予限制行为能力的人也是常见的现象。表见代理属于代理这一大范畴,因此可以推断,在表见代理中,代理人也可以是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而不能一概认为表见代理的代理人都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 无代理权人的行为涉及到第三人的存在。客观上,无权代理人所进行的法律行为必须是向第三人表示意思或接受第三人的意思表示。这是因为代理是由三方法律关系构成的,如果没有第三人,就无法构成代理,也就没有表见代理的说法。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
除了具备代理的一般特征外,表见代理还具备其自身独有的构成要件,包括:
- 客观上存在使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备代理权的事实。客观上存在这样的事实是构成表见代理的前提和基础,第三人正是基于这一事实与表见代理人进行民事行为或法律意义的行为。
- 主观上,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备代理权的事实,并且是善意无过失的。即使客观上存在无权代理人具备代理权的充分事实,但第三人也可以持过于谨慎的心理态度,对此持怀疑的态度。无论第三人在与无权代理人进行法律行为时是否核实代理人是否具备代理权,都属于狭义的无权代理,而不是表见代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怀疑必须表现出来,并使本人能够获得确凿的证据。否则,本人无法证明授予代理权的假象并未获得第三人的信任时,不能推卸依客观上成立表见代理所承担的法律后果。第三人除了相信无权代理人具备代理权的事实外,还必须具备善意无过失的主观态度。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律师风险代理费的最高标准
律师风险代理费的最高标准,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同时阐述了诉讼代理人与辩护人的区别,包括产生根据、诉讼地位、任务、适用范围、权利内容和权限范围等方面。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需签订风险代理收费合同,明确双方风险责
-
代理协议
甲方与乙方关于代理资格的协议内容,包括代理资格的要求、代理范围和期限、双方的责任和权利、代理价格和销售指标,以及订货、付款和货运等相关事项。协议要求乙方必须具备法人资格、固定营业场所和付款能力,并遵守甲方的代理销售策略和协议规定。乙方成为甲方专属代理
-
刑事被害人的分类
我国犯罪学界关于刑事被害人的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基于犯罪成因和罪责,将被害人分为无辜被害人、有错被害人、错责相当的被害人、有责任的被害人及有罪被害人五类。第二种则是基于被害人权益,包括人身权利被害人、财产权利被害人和民主权利被害人三类。这种分类方法有
-
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表见代理虽属无权代理,但是,只要存在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事实,表见代理成立,行为人的代理行为就应当按有效的代理来看待;在此情况下,所签订的合同就应当是有效合同。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使被代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时,无权代理人应依法赔偿。
-
表见代理和无权代理的区别
-
表见代理的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
-
表见代理的判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