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损失赔偿范围的确定可以依法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在法律无特别规定且当事人未另行约定的情况下,应按照完全赔偿原则,赔偿全部损失。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损失可以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财产上的直接减少,而间接损失又称为所失利益,指失去的可预期获得的利益。可预期获得的利益简称为可得利益,主要指利润而非营业额。
在实践中,可预见的情况千差万别,难以准确把握。若不对此进行限制,将导致当事人滥用或曲解“可预见”的本意。因此,法律对可预见性采取了一些限制。预见性具备以下三个要件:
金钱赔偿和折抵赔偿都涉及损失赔偿额的计算。
合同标的物的价格可分为市场价格和特别价格。一般情况下,标的物的价格按照市场价格确定。而特别标的物的价格则根据特别价格确定,特别价格往往考虑了精神因素和情感因素。
在计算标的物的价格时,还需要确定计算的时间和地点。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往往会导致不同的价格。通常以违约行为发生的时间作为确定标的物价格的计算时间,以违约行为发生的地点作为确定标的物价格的计算地点。
如果法律或当事人约定了赔偿损失的计算方法,则按照该方法计算损失赔偿额。
违反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不履行合同义务、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等。当债务人出现违约行为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方需承担相应责任,对方可以选择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或要求赔偿损失等。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定金责任和违约金责任等五个方面。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如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同时,也明确了定金和违约金在合同违约情况下的责任处理方式。
建筑工程中合同违约金的相关规定。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合同违约金没有上限,但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同时,当事人可约定违约金的数额或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在调整违约金时,法院将综合考虑实际损失、合同履行
购房合同签订后的履行期限问题。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履行期限,当事人可以协商补充约定,无法达成补充协议时,可根据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合同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方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同时,对于违约金和定金的适用也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