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
蔡某名下有一辆货车,主要从事运输业务。2016年,蔡某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某家具制造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某。李某的公司每月需要向外地销售、运输大量家具,因此便和蔡某协商帮助自己的公司向外地运输各类家具。2016年12月1日,蔡某和公司签订了《运输合同》,当时因公章保管在财务部门,所以未能加盖公章,李某在法定代表人处签字。
后双方因运费产生纠纷,蔡某将公司诉至法院。诉讼过程中,公司法人李某以《运输合同》缺少公司盖章为由主张合同无效,蔡某则认为李某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签字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应属有效。双方对此各执己见。
法院裁判
最终,法院结合双方对合同签署背景的陈述,认定该《运输合同》是有效的。主要理由是:蔡某和李某均认可《运输合同》的真实性,并确认各自的签名是本人所签,李某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其在合同末尾“法定代表人”处签字,蔡某有充分理由认为李某的签字是该公司的真实意思表示;且该合同约定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李某及其公司并未提供有效证据证明该合同存在其他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形,故该《运输合同》当属有效。
律师评析
在合同的签署过程中,双方可以约定合同的生效方式。《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据此,合同的生效方式属于双方的意思自治范围,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都属有效。作为公司来说,法定代表人的签字或公司公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不因缺少法人签字或公司盖章而无效。
因此,针对公司签署合同或协议的问题,扬远律师提醒您:并非所有的合同一定要加盖公司公章后才有效,法定代表人的签名往往与公司公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为避免类似纠纷的再次发生,扬远律师建议公司:一方面应当谨慎选择法定代表人;另一方面在起草、审查合同中,注重合同生效方式的约定。比如,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本合同自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并且加盖公章之日起正式生效”。
新的《民法典》与《合同法》的关系以及合同法中的损失赔偿范围。新的《民法典》生效导致《合同法》及其相关解释失效,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的范围在合同法中都有明确规定。直接损失指因违约导致的现有财产损失和费用支出,可得利益损失指合同适当履行后可获得的财产利
协议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能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表明合同主体的身份,这是任何一个合同须载明的事项,否则无法明确特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一个完整的协议庆包括违约责任部分。如果协议没有违约责任条款,并不影响协议的成
劳动合同继续履行,原工龄与转入新公司的工龄合并计算。《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连续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在含义上有一些差别,即连续工龄不仅包括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而且包括前后两
《合同法》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四条:“当事人采取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对方只是由法定代表人签字而未盖公章,根据上述条款的规定,其在合同上签字以后就表示对此份合同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