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判断合同履行不能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标准:
如果合同标的物已经灭失,履行将不可能进行。
如果合同标的物因法律规定而不能交付,比如被限制流通,履行也将不可能进行。
如果债务人因自身原因无法提供合同中约定的劳务,比如丧失劳动能力,在以提供劳务为标的的合同中,履行也将不可能进行。
判断是否可能履行,应考虑一般社会观念,而不能仅凭债务人的观念。如果根据社会观念认为债务已无法强制执行,即属于履行不能。即使尚有履行可能,但如果履行将付出不适当的代价或冒有生命危险,或因此违反更重大的义务,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也应认定为履行不能。但履行不能不包括以下情形:履行困难、债务人缺乏资力、选择之债中尚有可选择的给付、货币之债和利息之债。
根据不同情况,履行不能的法律后果如下:
无论不能是否可归责于债务人,债务人均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免除实际履行责任。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如果违约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违约人还应承担刑事责任。
债务人应免除实际履行责任,但应承担违约责任。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待不能的原因消除后,债务人应履行原债务,并承担违约责任。但在此情况下,履行不得违反《合同法》第110条的规定。
债务人可以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实际履行责任,但仍需继续履行能够履行的部分,且不得违反《合同法》第110条的规定。同时,债务人还需承担违约责任。如果部分履行不能导致债权人无法实现订约目的,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的法律后果表现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内容。解释为了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维护当事人权益而制定。解释对保险法施行前后成立的保险合同纠纷的适用法律问题做出了规定,包括保险合同是否成立、保险标的转让、保险事故、理赔、代位求偿
光船租赁中船舶保险的责任方问题。在光船租赁期间,承租人应购买船舶保险并承担相应费用。光船租赁的特点是标的船舶没有配备船员,承租人负责配备船员、调度和营运,并承担除船舶保险费用之外的所有费用。合同中还包括船舶担保物权问题和船舶设备仪器的责任分担等条款。
中国法律中的瑕疵履行概念,介绍了其与不能履行、迟延履行和拒绝履行的区别,重点分析了加害给付与瑕疵履行的不同点。瑕疵履行虽然履行存在缺陷,但仍可视作一种履行行为;而加害给付则因履行行为给债权人带来超出履行利益的损害。举例说明了两者在买卖合同中的具体表现
关于解除租赁合同通知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合同解除的约定和法定情形、解除权的行使等。同时,也介绍了租赁合同的特征,如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特定的非消耗物作为标的物,转移财产使用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