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当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经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时,第一审人民法院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1. 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应当给付的赔偿金,可以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2. 若行政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履行判决或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自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以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3. 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4. 若行政机关拒不执行判决或裁定,并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该行政机关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当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或裁定时,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强制执行,并对行政机关进行相应的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部分履行的申请执行程序。当发生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或裁定时,如果一方仅部分履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未履行部分。对于违约瑕疵和部分履行的情况,债务人需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申请强制执行时需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
借款人在面对还款责任时的多种逃避手段,如隐藏财产、假装患病、变更身份与名称、转移财产及关闭老企业注册新企业等。文章还提供了律师的建议,如何防范借款中存在的风险,包括要求提供担保、进行财产保全和关注债务人的财产状况等。
买卖合同拒绝履行的赔偿准则,包括完全赔偿原则、减轻损害原则、损益相抵原则和责任相抵原则。其中,完全赔偿原则要求违约方承担全部损失;减轻损害原则要求受害人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损益相抵原则要求在计算实际损害赔偿范围时扣除受害人获得的利益;责任相抵原则是
网站不履行合同的各种赔偿方式。包括未支付价款或报酬、迟延支付价款或报酬、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以及质量不符合约定的赔偿方式。对于每种情况,都给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包括支付逾期利息、要求履行、修理、更换、重作、减价或退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