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签订后,需要履行怎样的审查程序?
时间:2024-03-06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关于集体合同审查的规定
一、审查的时限和报送要求
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第42条的规定,一旦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完成,用人单位应在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的10日内,将合同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审查。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报送义务,并提供足够的合同副本供审查使用。
二、审查的登记手续
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第42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报送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这意味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必须对报送的合同进行登记,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关于审查管辖的规定
一、属地管辖的原则
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第43条的规定,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审查实行属地管辖。具体的审查管辖范围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这意味着审查工作由各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二、中央管辖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殊情况
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第43条的规定,中央管辖的企业以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用人单位的集体合同应当报送劳动保障部或劳动保障部指定的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这意味着在特殊情况下,中央政府或指定的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负责审查这些合同,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代为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行性
第三方代为履行债务的合法性,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由第三人代为履行债务。文章介绍了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构成条件、法律特征、第三人的地位和拒绝权等。文章强调债权人的权利合同中的第三人代为履行条款对其具有拘束力,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
-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内容包括保密性要求、诚信合作原则、保密价格和收入、限定客户范围、协议变动需补充协议确认、有效文件形式、合同解除或延期的共同签署同意等条款。同时,文章还涉及甲方实力和履约承诺、滞纳金支付、合同争议解决方式以及补充条款等其他条款。
-
买卖合同
买卖合同中的标的物的相关条款。合同内容包括标的物的描述和价格、质量要求、交付方式、时间及地点、装卸费及包装、所有权转移及风险承担等。其中详细规定了标的物的交付方式、交货地点、时间和运费承担方,以及包装标准和风险承担方式等。
-
情势变更是法定解除吗
情势变更是否是法定解除的情形。情势变更原则允许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情势变更,导致合同显失公平时,变更合同内容或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情势变更可以被视为法定解除的情形之一。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情势
-
卖方公司为合同履行地吗
-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
-
民法典的合同履行的原则有什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