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迟延履行是指债务人未能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完成其合同义务的行为,具体包括给付迟延和受领迟延两种情况。
给付迟延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到来后,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时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给付迟延构成要件包括:(1)存在合法债务;(2)履行有可能;(3)未按期履行;(4)无正当理由延迟履行。根据法律规定,给付迟延应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受领迟延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履行期内无正当理由未能及时接受债务履行的行为。受领迟延构成要件包括:(1)存在合法债权;(2)债务人已按期履行且履行适当;(3)债权人未按期接受履行;(4)债权人无正当理由延迟受领。根据法律规定,债权人迟延受领应向债务人支付违约金或赔偿因迟延受领而给债务人造成的损失,如保险费、提存费、运输费等。如果债务人有金钱支付义务,债务人可以停止支付受领迟延期间的债务利息。同时,在符合《合同法》第63条规定的情况下,债权人还应承担交易价格风险责任。
合同不适当履行是指债务人按照期限履行了债务,但履行的标的物存在瑕疵或因不当履行而给债权人造成除履行利益以外的其他损失的行为。合同不适当履行的构成要件包括:(1)存在合法债务;(2)债务人的履行不当导致债权人无法实现履行利益或造成其他损失;(3)履行不当可以归责于债务人。理论上,合同不适当履行可以分为瑕疵给付和加害给付两种情况。
瑕疵给付是指债务人虽然履行了债务,但履行的标的物存在缺陷,导致债权人无法充分实现履行标的的价值或效用,从而使债权人的履行利益未能得到充分实现的行为。瑕疵给付的法律后果包括:
加害给付是指债务人因不当履行而给债权人造成除履行利益以外的其他损失的行为。例如,债务人交付有传染病的家畜,导致债权人的其他家畜感染死亡等情况。《合同法》对加害给付没有具体规定,但是《产品质量法》等法律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加害给付的法律后果包括:债权人可以根据法律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无论是人身损害还是财产损失,无论是实际利益还是可得利益,债务人都应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加害给付一般容易导致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重合,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法律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包括诚信缔约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先合同义务。文章详细解析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实践中的解释和应用,如“恶意”的界定、告知义务的特殊性和判定因素、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等。同时,也
追债的法律技巧和方式,包括非诉讼催收和诉讼仲裁方式。非诉讼催收包括电话催付、书面函件催讨、面访催收等,强调书面确认和付款计划的重要性。如其他方式无效,可聘请律师发送律师催款函或警告函。诉讼仲裁方式需在法律诉讼前进行充分准备,包括确认债务人履行异议、资
买卖合同的基本定义及出卖人的义务。出卖人需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所有权,交付可以是直接转移占有或将向第三人请求提取标的物的权利转让给买受人。此外,出卖人还需交付与标的物相关的单证和资料。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方法依法律规定,动产依交付而转移,不动产及特别规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担保合同中止条件的相关内容。在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权利中止履行合同,但需要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丧失商业信誉或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之一。若无确切证据,当事人需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