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合同义务与附随义务的区别有哪些
时间:2023-11-30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要约人发出要约后如果受约人明确表示接受要约的则要约生效,在要约生效后签订正式的合同前,要约双方的当事人都有遵守先合同义务的责任,如告知、协力、保密等,那么先合同义务与附随义务的区别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先合同义务与附随义务的区别
一、先合同义务的定义
先合同义务是指在合同成立之前,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它是基于民法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的具体化,包括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互相保护、通知、保密、协作以及诈欺禁止等义务。
二、附随义务的定义
附随义务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为协助实现主给付义务而履行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它可以分为广义的附随义务和狭义的附随义务。广义的附随义务包括先合同义务、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以及后合同义务。狭义的附随义务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为协助实现主给付义务而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而履行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三、先合同义务与附随义务的区别
1. 时间差异:先合同义务产生在合同成立之前的缔约过程中,而附随义务伴随着合同的产生、履行和消灭的全过程。2. 内容差异:先合同义务主要涉及合同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的互相保护、通知、保密、协作以及诈欺禁止等义务。而附随义务则是为了实现主给付义务而履行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3. 法律依据差异:先合同义务的法律依据是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而附随义务的法律依据是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来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而履行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综上所述,先合同义务与附随义务在义务产生的时间、内容和法律依据上存在差异。先合同义务是合同成立之前的法律义务,而附随义务则是为了实现主给付义务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履行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迟延履行解除合同前宽限期的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迟延履行解除合同前宽限期的规定。指出宽限期一般由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同时详细阐述了迟延履行对合同解除的影响,并列举了四种不同情况下迟延履行是否构成根本违约的处理方式。
-
保险合同的终止原因
保险合同终止的多种原因。其中包括合同期限届满、履行、保险标的灭失、被保险人死亡、保险标的部分损失以及保险人履行赔偿义务等。文章详细解释了每种原因下合同终止的具体情况,并特别强调了《保险法》第42条规定的保险合同终止与保险合同因履行而终止的区别。
-
订金和定金的区别哪个能退
订金和定金的区别。定金具备法律上的担保性质,若支付方未履行合同义务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订金则是预付款性质,其法律后果取决于双方约定。两者能否退还主要取决于双方共识及合同情况。此外,定金金额受法律限制,而订金金额则无明确法律规定。
-
最高院不安抗辩权成立需要哪些条件
最高院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条件,包括先履行义务方证明对方有丧失商业信誉、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等情形。同时,也介绍了抗辩权与请求权的区别,抗辩权主要用于对抗他人的请求权,而请求权则是请求对方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两者在同一合同中相对存在,但
-
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有什么区别
-
“定牌加工”与“商标使用许可”的区别有哪些
-
劳务合同书和入职协议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