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且存在先后履行顺序时,未履行先履行一方的债务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如果先履行一方的履行不符合债务的本旨,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在双方当事人需要履行相应义务的双务合同中,如果事先明确约定了债务履行顺序,那么根据约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合同约定时,后履行一方享有“先履行抗辩权”。也就是说,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债务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如果先履行一方的履行不符合合同约定,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在双务合同中,一方当事人的债务履行往往是对方当事人权利的实现。在约定了履行顺序的情况下,该条款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对于先履行一方来说,先行履行也是一种合同义务。
后履行一方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法律效果并非使合同关系消除,也不是消除先履行一方的合同权利或自身的合同义务,而只是暂时中止自己的债务履行,从而有效保护自己作为债权人的期限利益和顺序利益。
一旦先履行一方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或及时履行债务、纠正违约行为后,先履行抗辩权将消失,后履行一方需要按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当然,除了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维护自己的权益外,后履行一方也可以以先履行一方未按约定履行义务为由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性质和成立条件。不安抗辩权是一种延期抗辩权,允许一方在对方无法履行合同或有不能履行合同的风险时中止履行,直到对方提供证明其履行能力或担保为止。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条件包括双务合同当事人一方应先履行义务且对方存在履行障碍。行使此权利需要慎
合同法规定的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情形。具体包括后履行义务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严重丧失商业信誉以及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在这些情况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国担保法中保证责任的分类与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担保的关系,指出连带责任担保是普遍适用的形式。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其行使的时间和条件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先诉抗辩权的性质是暂时拒绝履行债务,延缓保证责任的承担,而非免除责任。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及其行使条件。在双务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在对方未履行义务前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构成要件包括双方互负对价债务、未先履行义务、债务已到履行期以及对方未履行或提出履行。行使条件则是同一双务合同存在、双方同时履行到达期限且对方未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