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 > 棚改拆迁中,如何保护多数人的利益

棚改拆迁中,如何保护多数人的利益

时间:2024-04-30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253

如何更好地保护多数人的利益?

背景

2011年,在四川德阳棚改区,一起群众自发强拆“钉子户”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个事件揭示了棚改拆迁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多数人的利益。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新一轮1000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来说,顺利完成拆迁是非常关键的。

问题与挑战

棚户区成因复杂,居住着大量的困难群体,拆迁要求各不相同。要想顺利而非强制完成拆迁,从多省市调研情况看,几乎不可能。最佳途径是实现依法强拆。然而,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下称“新条例”)的出台使得依法强拆面临着相关司法部门谨慎介入且渠道不畅的现实困境。

解决方案

针对棚改项目拆迁矛盾主要集中在已签约的多数人与少数“钉子户”之间的矛盾,基层干部及专家认为,力求在法律的框架内化解利益冲突,亟需疏通“司法强拆”渠道。在立法上补充对“集体利益”的保护,以更好地保护“多数人利益”。

案例分析

以德阳市东湖乡凯江六组为例,居民们一直生活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修建的“小二楼”里,由于缺乏城市基础配套、生活功能设施不全、私搭乱建严重,大多数居民希望进行改造。2009年,凯江六组启动了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项目。

在改造过程中,大多数居民签约同意拆迁,但少数“钉子户”要求得到更高补偿,不同意集体通过的补偿标准。由于这些“钉子户”的存在,项目进展受阻,导致大多数居民的不满情绪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凯江社区六组的居民发起请求书,要求业委会出面对刘某的旧房进行“排危拆除”,并得到了超过总数90%的居民签字支持。最终,居民们自行搬离了刘某的家具,并对其旧房进行了拆除。

问题分析

在棚改拆迁过程中,多数人与少数“钉子户”的利益冲突成为主要问题。然而,邻居强拆是不合法的,业委会和大多数邻居都没有处置他人财产的权力。而新条例的出台又限制了“司法强拆”的途径,导致强拆矛盾无法解决。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改善司法强拆的渠道。新条例中注重保护被拆迁人个体利益和地方政府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但忽视了多数人的“集体利益”。在征收补偿环节,应该充分听取民意,制定更加合理的安置补偿方案。同时,最高院应对新征收条例出台新的司法解释,明确禁止“邻居强拆”这种新的违法拆迁,增加对多数人集体利益的重视和保护。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多数人的利益,解决拆迁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并建立更能互相制衡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实现顺利的棚户区改造。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强拆房屋造成财产损失,如何维权,申请国家赔偿

    房屋被非法强拆后如何维权,申请国家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被拆迁人可向有关部门申请国家赔偿,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国家赔偿的范围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损害,但不包括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等特定情况。

  • 案情摘要

    一起因道路改造强制拆迁房屋引发的行政赔偿案件。原告陈忠江的门市房被新民市政府以“违章建筑”的名义强制拆除,但政府未出示相应的“违建”确认书,且未遵循法定程序,因此强拆行为被判定违法。虽然陈忠江获得了拆迁补偿,但他认为补偿不合理,其赔偿请求被法院驳回。

  • 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 农民朋友如何应对“大棚房拆迁”

    农民朋友如何应对大棚房拆迁的问题。文章建议农民朋友首先要判断自己的房屋是否属于大棚房整治范围内,并按照自然资源部的认定标准进行判断。对于非法强拆的情况,农民朋友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维权,包括正式书面提出保护请求、报警求助、要求立案侦查等,并依据相关法律规

  • 钉子户不超5%,开发商可申请强拆
  • 商铺拆迁补偿的标准
  • 遇到违法拆迁,这几件事你一定要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