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 > 棚改拆迁中,如何保护多数人的利益

棚改拆迁中,如何保护多数人的利益

时间:2024-04-30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253

如何更好地保护多数人的利益?

背景

2011年,在四川德阳棚改区,一起群众自发强拆“钉子户”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个事件揭示了棚改拆迁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多数人的利益。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新一轮1000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来说,顺利完成拆迁是非常关键的。

问题与挑战

棚户区成因复杂,居住着大量的困难群体,拆迁要求各不相同。要想顺利而非强制完成拆迁,从多省市调研情况看,几乎不可能。最佳途径是实现依法强拆。然而,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下称“新条例”)的出台使得依法强拆面临着相关司法部门谨慎介入且渠道不畅的现实困境。

解决方案

针对棚改项目拆迁矛盾主要集中在已签约的多数人与少数“钉子户”之间的矛盾,基层干部及专家认为,力求在法律的框架内化解利益冲突,亟需疏通“司法强拆”渠道。在立法上补充对“集体利益”的保护,以更好地保护“多数人利益”。

案例分析

以德阳市东湖乡凯江六组为例,居民们一直生活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修建的“小二楼”里,由于缺乏城市基础配套、生活功能设施不全、私搭乱建严重,大多数居民希望进行改造。2009年,凯江六组启动了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项目。

在改造过程中,大多数居民签约同意拆迁,但少数“钉子户”要求得到更高补偿,不同意集体通过的补偿标准。由于这些“钉子户”的存在,项目进展受阻,导致大多数居民的不满情绪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凯江社区六组的居民发起请求书,要求业委会出面对刘某的旧房进行“排危拆除”,并得到了超过总数90%的居民签字支持。最终,居民们自行搬离了刘某的家具,并对其旧房进行了拆除。

问题分析

在棚改拆迁过程中,多数人与少数“钉子户”的利益冲突成为主要问题。然而,邻居强拆是不合法的,业委会和大多数邻居都没有处置他人财产的权力。而新条例的出台又限制了“司法强拆”的途径,导致强拆矛盾无法解决。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改善司法强拆的渠道。新条例中注重保护被拆迁人个体利益和地方政府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但忽视了多数人的“集体利益”。在征收补偿环节,应该充分听取民意,制定更加合理的安置补偿方案。同时,最高院应对新征收条例出台新的司法解释,明确禁止“邻居强拆”这种新的违法拆迁,增加对多数人集体利益的重视和保护。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多数人的利益,解决拆迁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并建立更能互相制衡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实现顺利的棚户区改造。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 动迁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 关于强拆的法律法规

    关于强拆的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强调了国务院发布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管理征地拆迁工作,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要求,不得强行实施征地。对于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等情况,不得实施强制拆迁。同时,强调了征地补偿标准的公布和调整,以及加强对征地实施过程的监管,确

  • 暴力强拆犯罪行为的法律界定
  • 厂房拆迁变拆违,物料设备谁来赔
  • 拆迁时城管是否有权力强制拆除房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