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履行抗辩权法条的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4-08-2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抗辩权是我们的权利,但是呢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实现这个权利,同时履行抗辩权法条的规定有哪些,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执行方式是什么,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同时履行抗辩权法条的规定有哪些”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规定及构成要件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且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这就是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依据。
二、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1. 须有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同时履行抗辩权适用于双务合同,而不适用于单务合同或不真正的双务合同。只有在双方当事人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的情况下,才能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此处的债务应为主给付义务,并与从给付义务的履行和合同目的的实现密切相关。2. 须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目的是使双方当事人的债务同时履行,因此只有在双方的债务同时到期时才能行使该权利。如果一方当事人负有先履行的义务,则不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而应适用不安抗辩权或先履行抗辩权。3. 须对方未履行债务或未提出履行债务:当原告要求被告履行债务时,原告自己应先履行或提出履行。如果原告未履行或未提出履行债务,被告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但是,如果原告未履行的债务或未提出履行的债务与被告所负的债务没有对价关系,被告不能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4. 须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目的是促使双方当事人同时履行债务。如果对方当事人的对待给付已经不可能履行,那么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目的就无法实现,这种情况下应当适用合同解除制度。
三、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意义及限制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存在基于双务合同的牵连性,即给付与对待给付之间具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实现需要满足发生上的牵连性、存续上的牵连性和功能上的牵连性。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是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但同时也受到诚实信用原则的限制。当一方已经部分履行时,对方不得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滥用也是受到限制的。为了避免因履行时间问题引发纠纷,双方在合同中最好约定相互义务的履行顺序。同时履行抗辩权是一种保护当事人权益的权利,尤其是在发现对方缺乏履行合同诚意时可以拒绝履行。然而,同时履行抗辩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事实上的履行总是有先有后,绝对的同时履行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顺序可以避免后续纠纷的发生。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请求权与抗辩权的区别
请求权和抗辩权的区别。请求权是权利人要求他人特定行为或不作为的权利,是相对权的典范。抗辩权是妨碍他人行使权利的对抗权,可拒绝请求权人的请求。请求权的特征体现在需要通过义务人的给付实现,权利作用体现为请求而非支配,权利效力上没有排他性。抗辩权主要针对请
-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情形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情形。在合同双方互负债务且未约定履行顺序时,一方要求履行时,对方有权拒绝;在异时履行的双务合同中,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债务时,后履行一方可行使不安抗辩权;若先履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未履行,后履行一方同样有权拒绝。不安抗辩权的行使需根据具体情
-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对于先履行抗辩权,当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可以选择不通知对方,未通知不构成合同责任;而对于不安抗辩权,应及时通知对方。对于先履行义务一方存在重大瑕疵或部分履行的情况,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时应通知对方,给予对方改正机会,以减小损失。
-
先履行方的抗辩权
先履行方的抗辩权在双务合同中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在后履行方财产状况恶化时如何保护先履行方的利益。文中介绍了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通过比较两者,分析我国合同法在此方面的立法选择。不安抗辩权的发生需满足后履行方财产状况恶化和履约能力丧失或可能丧失两个要
-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有
-
不安抗辩权适用于物业纠纷吗?
-
民法典合同中一般保证责任范围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