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的抗辩 > 延期抗辩权的概念是什么,延期抗辩权有哪些

延期抗辩权的概念是什么,延期抗辩权有哪些

时间:2024-01-27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2585
在这个法制社会的今天,法律是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的保障,很多人对于自己的很多权益都不是很了解,比如说抗辩权,什么是延期抗辩权?延期抗辩权又有哪些呢?他和其它的抗辩权又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大家可能不是十分了解,手心律师网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延期抗辩权的概念

延期抗辩权是指权利人在特定期间和特定条件下可以行使的抗辩权利,而非永久性的抗辩权利。

延期抗辩权的分类

合同法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以及担保法中的先诉抗辩权,都属于延期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没有规定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未履行付款义务之前,有权拒绝先行履行自己的付款义务。

先履行抗辩权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相承担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先履行一方在后履行一方未履行前有权拒绝后者的履行要求。如果先履行一方的履行不符合合同约定,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对方相应的履行要求。先履行抗辩权是传统民法中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理论之外的概念,在中国合同法中首次明确规定了该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适用于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主要适用于先履行一方违约的情况,这是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区别之处。

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双方合同成立后,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先履行一方在能够提供确凿证据证明对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下,有权中止履行合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利用合同进行欺诈行为,促使对方履行义务。

先诉抗辩权

先诉抗辩权是指在保证债务中,保证人虽然没有要求债权人履行付款义务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保证人仅承担义务而没有任何权利,保证人仍然享有一些权利,只是这些权利都属于消极的、防御性的抗辩权利。

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中国《担保法》第十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了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规定如下:“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且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无法履行债务之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混合担保中提供担保的第三人的先诉抗辩权

在混合担保中,债务人以自己的财产提供物权担保,债权人未行使对该财产的担保物权,而直接要求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全部债务的担保责任时,提供担保的第三人享有先诉抗辩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证人的主体资格

    保证人的主体资格、保证合同形式、保证方式及保证责任、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金融机构对保证期间的误解原因及对策,以及定期保证费期间与不定期保证责任期的差别。保证人需具备代为清偿债务能力,保证合同需采用书面方式以确保明确性和证据性。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是

  •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性质和成立条件。不安抗辩权是一种延期抗辩权,允许一方在对方无法履行合同或有不能履行合同的风险时中止履行,直到对方提供证明其履行能力或担保为止。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条件包括双务合同当事人一方应先履行义务且对方存在履行障碍。行使此权利需要慎

  • 侵权责任免责事由的适用

    《侵权责任法》中侵权责任免责事由的适用。免责事由包括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其中不可抗力是法定的责任事由。合同责任的免责事由包括法定的不可抗力及约定的免责条款。抗辩权也视为免责事由,但其行使并不构成违约。不可抗力可根据其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

  • 根据合同法规定的不安抗辩权

    合同法规定的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情形。具体包括后履行义务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严重丧失商业信誉以及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在这些情况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
  • 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条件
  • 遇到无法履行的合同的处理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