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务合同履行抗辩权是指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当事人一方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权,暂时拒绝履行其债务的权利。这种权利的行使并不消灭合同的履行效力,而是在一定期限内中止合同的履行。双务合同的牵连性是这种抗辩权存在的基础,它为抗辩人提供了一种保护手段,使其免去因履行后无法得到对方履行而产生的风险,同时对方当事人也会面临及时履行或提供担保的压力。
双务合同履行抗辩权包括三种情况: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指的是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应当同时履行。在对方当事人履行债务之前,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条件包括:同一双务合同下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该合同需要由双方当事人同时履行;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或不能适当履行合同。
不安抗辩权指的是在双务合同成立后,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义务,或者对方可能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下,在对方没有履行或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履行合同义务。
不安抗辩权的发生需要基于双方合同,当事人之间具有对价关系。情形变化主要包括经营状况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等。
根据《合同法》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如果能提供确凿证据证明对方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先履行抗辩权指的是当事人互负债务,并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如果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先履行抗辩权的发生条件包括:基于同一双务合同,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该合同需要由一方当事人先行履行;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情况包括: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义务,已到履行期的应当后履行的对方当事人享有不履行合同的权利;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适当履行合同造成根本违约,对方当事人享有不履行的权利;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适当履行构成部分履行,对方当事人有权拒绝给付未履行部分的款项。
在现代社会双务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出现合同无法履行或难以履行的情况。为了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不安抗辩权制度应运而生。该制度能够为先履行方提供救济手段,保证合同公平性和效益性,降低社会损失。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成立要件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顺序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该权利对于保护个人利益和合同当事人的权益有重要意义。文章还解析了顺序履行抗辩权的
请求权和抗辩权的区别。请求权是权利人要求他人特定行为或不作为的权利,是相对权的典范。抗辩权是妨碍他人行使权利的对抗权,可拒绝请求权人的请求。请求权的特征体现在需要通过义务人的给付实现,权利作用体现为请求而非支配,权利效力上没有排他性。抗辩权主要针对请
实践定金合同作为双务合同的特性,包括合同履行抗辩权的适用、风险负担的不同以及合同不履行的后果差异。定金罚则对合同双方有效,双方权利义务相互依存,涉及风险负担和合同解除等复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