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履行中,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是否可以同时主张继续履行和追究违约责任呢?根据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意思,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迟延履行违约金是指当事人因为未能按照约定时间履行合同义务而需要支付的赔偿金。根据当事人的意思和法律规定,迟延履行违约金的目的是弥补预期损失,而不是免除实际履行的责任。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第3款的规定,迟延履行违约金的支付并不意味着免除实际履行的义务,因此受害方可以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
不履行约定的违约金是指当事人因为完全不履行合同而需要支付的赔偿金。根据当事人的意思,不履行约定的违约金是为了弥补受害方因合同不履行而遭受的实际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守约方只能在要求支付违约金和要求继续履行之间做出选择。要么要求支付违约金,免除对方继续履行的责任;要么要求继续履行,但不能要求支付违约金,除非符合合同法第110条规定的不得强制实际履行的情形。因此,在不履行约定的违约金和继续履行之间,不能同时主张。然而,如果选择了继续履行而不要求支付违约金,可能会导致其他损失,如质量瑕疵等,此时可以要求其他的补救措施或损害赔偿。
综上所述,《合同法》第114条第3款明确规定了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后仍需履行债务的原则,而对于不履行约定的违约金和继续履行的选择,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权衡。
合同履行期限的约定和迟延履行责任,介绍了合同有效期的概念和自然终止的相关规定。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履行期限,如未约定可协议补充或根据合同相关条款和交易习惯确定。当事人迟延履行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有效期届满后自然终止,但部分条款仍继续有效,包括结算和清理条
合同先履行一方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中止履行的法律规定。先履行方在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或有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下,可以中止履行。但若无确切证据,则需承担违约责任。中止履行后,应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后可恢复
出租人可以单方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各种情形。包括承租人未按照约定使用租赁物导致损失、利用承租房屋进行违法活动、未经同意擅自转租房屋、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延迟支付租金超过六个月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况。
关于要求履行合同是否有诉讼时效的限制的问题。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诉讼时效的计算起点是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的时间,超过二十年则不予保护。合同继续履行是违约责任的重要承担方式,但判决合同继续履行需满足一定条件。此外,继续履行和损害赔偿在大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