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事人是否约定,合同违约损害赔偿包括约定损害赔偿和法定损害赔偿。
约定损害赔偿,又称约定损失赔偿和约定赔偿,是指在合同订立时,当事人预先约定一方违约所导致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或向对方支付一定金额。
法定损害赔偿是指在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时,按照法律规定的方法计算赔偿额进行赔偿。这里的法律包括《合同法》和其他有关合同违约赔偿的法律(包括行政法规)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113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相当于因违约所导致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能获得的利益,但赔偿金额不得超过违约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可以预见或应当预见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销售合同无法履行时的退货权和赔偿责任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当卖方违约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时,买方有权要求退货并赔偿损失。合同中的继续履行责任取决于违约情况、守约方的选择和违约方的履行能力。同时,如果货物质量不符合要求,买方可拒
物业费违约金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物业服务合同,违约金通常为千分之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如一方违约,需赔偿因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预见到的损失。同时,如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可认定为过
房屋质量问题的处理方式。对于存在较小质量问题的房屋,可以通过加固等措施进行修复;对于严重质量问题无法修复的情况,购房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退房。购房者有权要求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包括退还全部购房款等。对于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的情况,购房者可以主张违约侵
定金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的区别。定金具有担保性质,发挥担保、证约和预付款三种作用,其责任形式独立,不以实际损害为前提,适用“定金罚则”。损害赔偿是违约时的责任形式,以损害为前提,赔偿实际损失为限度,且双方独立。合同解除后的补救措施包括恢复原状、采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