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赔偿,指依当事人的意思而定的损害赔偿。比如《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一般法定赔偿,指依法律的一般规定而定的损害赔偿。
比如《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特别法定赔偿,指由法律基于特殊的立法政策而特别规定的损害赔偿。典型的如《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赔偿,即我国法上的惩罚性损害赔偿。
(二)迟延赔偿与填补赔偿
违约损害赔偿,可区分为迟延赔偿和填补赔偿。前者产生于履行迟延场合,是与本来的给付一并请求的损害赔偿,这种迟延赔偿被解释为本来给付的扩张。填补赔偿以履行不能场合产生的损害赔偿为典型,是代替本来给付的损害赔偿。亦即,在履行迟延这样的违约场合,对履行请求权附加上了赔偿请求权;在履行不能这样的确定的违约场合,赋予填补赔偿请求权以替代本来的履行请求权。
(三)债的同一性理论
由于债务不履行(违约)的损害赔偿系转换的损害赔偿之债,通常认为它与原来的债权或履行请求权具有同一性。具体说来,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为本来债权的扩张(迟延赔偿场合)或者内容的变更(填补赔偿场合),与本来的债权具有同一性。履行请求权与各种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同一性,是指在人的担保、物的担保以及时效期间等方面在法上作同一的对待,其实益在于:附属于履行请求权的人的担保、物的担保同样及于损害赔偿请求权。解除前既已迟延,债务因解除而变为填补赔偿场合,由于其债务业已陷于迟延,填补赔偿债务当然陷于迟延,因而无须再经催告。
《合同法》第299条关于承运人的主要义务。承运人需按时将旅客运送至目的地,并按客票时间和班次运输。若未履行,需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若旅客解除合同,承运人应退还款项。行使权利不影响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违约损害赔偿通常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属于侵权责任赔偿的范畴,因为违约通常不会造成精神损害。如果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遭受精神损害,那么需要支付精神损失费用。根
涉及婚外情导致离婚时,通常涉及到赔偿问题。婚外情离婚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赔偿包括收集证据的费用、起诉费用和律师费用等直接损失。精神损害赔偿没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医疗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依据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侵害的手段等因素确定。首先,在侵害精神性人格权和身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中,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再次,在侵害负载着较为重大的情感价值之财产权或违约行为致非违约